圖:北京市委黨校教授姚桓做客人民網 談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蔣建華 攝
》》》圖文直播地址 >>>進入視頻直播
人民網北京6月28日電 (萬鵬)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6月18日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聚焦到作風建設上,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今日上午,全國黨建研究會特約研究員、北京市委黨校教授姚桓做客人民網理論頻道,為廣大網友解讀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他指出,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成事之基,發展之道,是我們黨最大的軟實力。
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最大的“軟實力”
姚桓指出,這次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是十八大以后黨中央審時度勢,從我們的形勢、任務和黨的狀況出發,為全面完成建成小康社會任務,在黨的建設方面作出的重要的戰略舉措,非常重要。從歷史上看,應當說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黨,中國人民是偉大的人民,偉大的人民養育了、支持了偉大的黨,偉大的黨又領導、教育了偉大的人民。歷史很有意思,世界上沒有一個黨像中國共產黨在一條小船上誕生的,而且這條船已經航行了90多年,世界上也沒有一個黨像中國共產黨擁有八千多萬黨員,而且在13億人口的國家,成功執政了60多年。中國共產黨的成事之基,發展之道,何在呢?就是和人民群眾保持著最密切的聯系,簡單的說就是群眾路線,從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出發,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把黨的主張變為迅速的行動。所以群眾路線是我們黨最大的軟實力。
姚桓結合歷史談到,我們到農村發動群眾搞土改,對農民講我們要保衛勝利果實就要解放全中國,所以農民踴躍參加解放軍,從出關時十幾萬人,發展到入關上百萬大軍,取得勝利。可以說,東北解放戰爭勝利是毛主席軍事思想的勝利,同時也是黨的群眾路線的勝利,淮海戰役也是這樣,陳毅元帥曾經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山東人民用小車推出來的。所以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戰斗力的重要組成。而且我們黨有個傳統,每當形勢任務發生變化這個轉折關頭的時候,更加強調群眾路線,聯系群眾的作風。比如說1945年七大,我們確定了民主革命的總路線,毛主席在七大報告最后說,我們要動員群眾完成這個任務,毛主席提出三大作風,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還有批評、自我批評。
他接著談到,新中國成立前夕,面對我們從革命黨向執政黨的轉變,艱巨的任務,毛主席提出著名的兩個務必,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奮斗,也是防止脫離群眾。改革開放我們黨進入新時期,鄧小平第一次講話講的是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是特別重要的。因為迎接新時期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需要動員群眾,實現現代化。所以群眾路線是我們最大的優勢。回到今天,十八大確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樣一個艱巨的任務,形勢時機非常好,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困難很多,怎麼辦呢?就是要動員群眾去完成這個任務。
中國力量迸發之謎底就是群眾路線
姚桓指出,為什麼中國有這種井噴式的發展,創造世界歷史上的奇跡,十幾億人這樣一個落后的國家,迅速的擺脫貧窮落后,現在經濟總量已經世界第二,超過了日本。這個中國力量迸發之謎謎底就是群眾路線。我們黨的正確的主張,反映了群眾的利益,我們黨的政策和群眾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結合起來,所以應當說迸發出無窮的力量,這就是中國力量迸發之謎,這也是我們最寶貴的經驗。
最后,他指出,說一千道一萬,新形勢下我們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的任務,就必須動員依靠群眾,因此在這個當口進行群眾路線的教育,包括聯系群眾作風在內的黨的作風建設非常必要、非常及時,中央作出這一戰略部署,反映了一種戰略思考一種遠見卓識。可以說,中央把握了中國、世界發展的大勢,中國要現代化,人民要支持國家的現代化,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調動群眾的積極性,所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非常必要。
推薦閱讀:
姚桓:沒有清廉,走好群眾路線就是一句空話
姚桓:“四風”雖非黨內主流但須下決心徹底掃除
姚桓:解決作風問題 《黨章》是最好的“鏡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