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發表近八十年來,政府和市場關系的爭論就從來沒有停息過,隻不過或偏向政府或偏向市場的力量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此消彼長罷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哈耶克曾提出了一個重要性堪比亞當闐斯密“勞動分工”的概念:知識分工。正是基於這一概念,哈耶克抨擊了政府對市場的過度干預。唯一的問題是,盡管哈耶克承認政府干預也有好壞之分,但在哪裡劃線仍懸而未決。
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問題,既是重大理論命題,也是重大實踐課題。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中國夢的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對這個問題的正確理解和在實踐中的妥善處理。這將是啟動新一輪改革的重要標志。
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以來,中國政府沉著應對,保持了經濟持續平穩的發展,但經濟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依然如故,轉方式、調結構、促轉型已是迫在眉睫。經濟危機的唯一原因是經濟繁榮,當此之時,必須去尋找推動改革和發展的動力之源。我們確實需要頂層設計,但需要的是接地氣的頂層設計。近期發生的中歐光伏貿易戰,我們要深刻反思,反思我們在類似光伏等產業發展中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問題。
面對當下經濟形勢的復雜多變,特別是由此導致的就業形勢之嚴峻,當務之急是要激發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動力,實行全民會戰,應對經濟下行的嚴重局面。我們有強大的外匯支撐,有居高不下的儲蓄率,完全有能力實施大規模減稅政策,對經營困難但產品有市場潛力的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貸款實行財政貼息政策,加快推進財稅體制和投融資體制改革,打造全民創業的積極氛圍。如此,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就在其中。同時,為防范通貨膨脹,須執行較為謹慎的貨幣政策,並與資本賬戶開放,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結合起來。
新的國際國內發展環境,要求我們必須以更加寬廣的視野,海納百川的胸懷,壯士斷腕之決心和勇氣,順乎民心民意、合乎歷史潮流,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勇敢地掀起新一輪改革大潮,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