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看黨群關系,不能忽視干群心理
姚桓 張彥玲
2013年06月24日08:13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當前群眾心理的若干特征

當前群眾心理的主流是積極、健康的﹔同時在部分群眾中存在一些不利於黨群、干群關系的心理。

(1)急於求富心理。鄧小平說,“致富不是罪過。”群眾的求富之心是合理的。問題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個人能力、素質等因素對收入增長的影響很大。這對一些能力、素質較弱的群體形成制約。同時,社會利益關系的調整是既復雜又敏感的事情,在調整過程中,政府出台的每一項改革措施,都很難使所有的社會群體同時受益。換言之,對某個成員或某一群體來說,有些改革措施會使他們直接或間接受益,而另一些改革措施則會使他們的既得利益直接或間接受損。面對現實,一些群眾特別是困難群體對涉及個人切身利益的具體改革措施,認識存在分歧。更有些社會成員,為快速致富不擇手段,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從目前我國犯罪類型看,侵財犯罪是最主要的犯罪類型。從1981年到2004年,侵財犯罪佔刑事犯罪總數的比例,年均佔81%以上,其中盜竊是最主要的侵財犯罪(約佔侵財犯罪總數的87%),也是最主要的刑事犯罪(佔刑事犯罪總數的70%以上)。這與少數人求富心切,又缺少合法致富手段,法制觀念淡薄,鋌而走險有關。

(2)盲目攀比心理。計劃經濟時期,人們收入差距不大,“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傳統心理得以延續。這種傳統心理隨著改革開放中利益關系的調整受到沖擊。在舊有的平衡打破后,人們希望能建立一種新的平衡,於是盲目攀比心理應運而生。這種心理的形成,一是由於改革前人們對自身利益的關注,習慣於以歷史時段為參照系,做縱向比較,容易產生滿足感。而在全面開放的環境下,群眾對自身利益的關注,更多地採取橫向比較視角,收入高低、致富先后、生活水平差異就成為對比的主要參照。二是由於人們在進行橫向比較時,通常是向上看齊,並且在對利益水平做評價時,又常常自覺或不自覺地低估自己,高估他人。不正確的比較使人們對社會收入差距的心理感覺,往往大於實際存在的收入差距。故此,盡管改革開放以來,絕大多數群眾生活水平都有明顯提高,但由於對比的參照系變了,感受也有不同。

(3)仇富、仇官心理。一般而言,民眾對改革的總體期望,特別是對經濟收入和生活改善的期望偏高。當改革成就與自身的實際收益出現差距時,部分群眾容易產生對先富群眾的嫉妒心理,進而演化為對個別先富者的仇視。這在改革初期普遍存在。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群眾在觀念上對合理的收入差距已經接受,絕大多數人也擁護“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逐步達到共同富裕”的政策,只是在誰先富,誰后富,哪些人應該先富,以及如何致富等問題上,一些人產生了較強烈的不公平感,在形式上表現為極端化的仇富、仇官心理。這在互聯網上表現得尤為突出。

(4)懷舊心理。部分群眾中存在的懷舊心理,一方面源於就業、福利、社保等方面不確定因素的增加,由此懷念舊體制下相對穩定的生存狀態和社會福利保障制度﹔另一方面源於眼下一些不良現象,如分配不公、貧富差距拉大、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比較嚴重等,由此懷念上世紀50年代良好的黨風和社會風氣。值得警惕的是,人們在出現“懷舊情結”時,往往對過去痛苦的經歷加以回避,而保留其中美好的記憶,並把現存的一切不良現象歸咎於改革開放。社會中出現的對改革的質疑之聲,在一定程度上與這種心理有關。

(責編:朱書緣、趙晶)

相關專題
· 姚桓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