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帖稱“據知名VC(風險投資)人士查立爆料:北京有6000房主手握300套房,這在中國任何房地產市場調研報告中都找不到。按每套房300萬元計算,總值達5.4萬億元人民幣。”傳言一出,在社會引發巨大爭議。傳言究竟源自何處?是否屬實?人民日報“求証”欄目記者採訪了新聞當事人查立、相關編輯記者和專家。
當事人認為觀點被誤讀
查立稱“五六千房東”是指房屋中介非業主﹔“300套”實為房屋隔出的“300間”,而且中介房源具有重復性
“這條網絡謠言,完全扭曲了我的觀點。除了6月16日晚一網站記者給我微博私信詢問,此外沒有一家媒體就此事採訪過我。”當事人、上海起點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人查立氣憤地向記者表示。
據查立介紹,他的相關言論不是專門針對北京房市的“爆料”,而是網文對他一篇訪談文章的“斷章取義”。在5月27日經濟觀察報刊載的《不要誤讀移動互聯網投資》裡,查立表示,“在北京至少有五六千個手裡有300套房的房東,這在中國任何房地產市場調研報告中都找不到。”隨后,一些媒體、網友按每套房300萬元,算出這些房屋價值5.4萬億元。
對於“6000個手裡有300套房的房東”這一說法,查立強調,網絡傳言對持有房屋的對象、持有房屋的數量理解全部有誤。
查立表示,他所說的“五六千人”,不是指擁有房屋產權的房主數量,而是指擁有待租房源的房屋中介。這個數字並非源自研究報告,而是根據自己與北京地區創業者的交流結果作的判斷。
查立表示,目前城市都有空置房屋,既有出於炒房目的的集體購房,也有家庭空置住房,房主會委托熟人或中介打理租賃物業,這些房屋中介無疑蘊含著商機。但他列舉的這樁北京租屋案例,卻遭網絡誤讀。
針對傳聞中的“300套”說法,查立承認,該說法的確容易造成理解偏差。由於租出的房屋常被隔成單間分租,他的本意是中介手頭有300間房,而非300套。為此,他專門在自己的新浪實名認証微博上發文解釋,“(我)說過‘北京有幾千個手裡有300間房的中介業主’,為防誤讀,特此解釋:一套120平方米的公寓,按30平方米/間分割出租,就是4套(間)房!”
查立介紹,他在北京、上海、深圳、重慶、成都等地,接觸了20余家專為房屋中介提供服務的創業者。他了解到,房主往往將待租房源挂在多家不同中介,也就是說,持有300間待租房屋的中介手中的房源,也具有高度的重復性。記者登陸幾家大型房屋中介網站也看到,一房多挂的現象的確非常普遍,這印証了查立的說法。
盡管查立本人已辟謠,但原先的網帖依然轉發不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