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盟外長會議
1月22日,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會議由卡塔爾首相兼外交大臣哈馬德主持,阿盟各成員國外長等參加。哈馬德在會后宣布了一份新的阿拉伯倡議,敦促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將所有權力移交給第一副總統,保証其在過渡階段履行職責。倡議同時要求敘利亞當局在兩個月內組建由政府和反對派參與的國民團結政府。根據倡議,新政府將由一位獲得雙方同意的人選領導,在阿拉伯國家和國際社會的監督下實施阿拉伯倡議﹔新政府致力於恢復敘利亞的安全和穩定、重新組建警察系統以維護社會穩定、設立獨立機構調查針對敘利亞平民的暴力事件、舉行議會和總統選舉等﹔新政府將在3個月內完成制憲委員會的籌建工作,進而制定新的憲法草案交由全民公決。倡議呼吁阿拉伯國家與阿盟保持一致,為國民團結政府提供支持。
會議還決定,阿盟觀察團駐敘利亞的時間延長1個月,規模將擴充,將得到更多技術和后勤支持。此外,阿盟今后將向“聯合國通報阿盟通過的所有決議”,以“增加阿盟方案的分量”。
哈馬德在會后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表示,阿盟擬將這項阿拉伯新倡議內容告知安理會以尋求支持。倡議給敘利亞總統提供了一條“體面出路”,希望其負起責任。如果敘利亞政府拒不同意,將考慮由安理會決定對敘利亞實施制裁。
敘利亞官方23日發表聲明,拒絕阿盟外長會議的新阿拉伯倡議,認為這一新方案脫離了阿拉伯工作計劃框架和敘利亞與阿盟簽署的允許阿盟向敘利亞派遣觀察團的協議,是對敘利亞國家主權的“侵犯”。敘利亞外長穆阿利姆24日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表示,阿盟外長會議事先宣布的唯一主題是討論赴敘利亞阿盟觀察團的報告,但是會議卻討論了“一份侵犯敘利亞主權的政治決定”﹔由於阿盟決定將敘利亞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阿盟解決敘利亞危機的作用已經結束”﹔經濟制裁對敘利亞會產生一定影響,“但不會影響我們的政治形勢”,對敘利亞經濟制裁走向國際化在聯合國安理會很難通過﹔敘利亞危機的解決方案應是“源於敘利亞人民利益的方案”,這個方案將以敘利亞的全面改革計劃和全國對話結果為基礎。敘利亞政府已經為進行全國對話做好准備。23日,敘利亞阿拉伯復興社會黨中央委員會委員赫拉夫•阿裡•米夫塔哈指出,所謂阿拉伯倡議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倡議,因為它是為了境外反對派實現通過暴力、殺戮和各種武裝手段不能實現的東西。阿盟作出的決議是不能接受的事情。因為該項決議目的並不是為了解決敘利亞危機,而是使敘危機更加復雜化。
敘利亞境外反對派組織“敘利亞全國委員會”主席布爾漢•加利溫在阿盟外長會議結束后舉行的記者會上說,阿盟外長會議的決議強調巴沙爾政權的結束。敘利亞反對派“建設敘利亞國家運動”主席侯賽因稱,歡迎阿盟決議,認為這是朝著解決敘利亞危機的方向邁出的一個積極必要的步驟。阿盟的決議必須朝著全面政治進程的方向發展,而不是像阿拉伯觀察員那樣只是為了平息局勢。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維多利亞•紐蘭23日對阿盟提出的新倡議表示歡迎。 紐蘭稱,美國支持阿盟將駐敘利亞觀察團任期再延長1個月的決定,阿盟新倡議“確實非常引人注目”。觀察團的職責在於“見証”敘利亞所發生的事情,而非阻止暴力行為。阻止暴力行為的責任在於敘政府。
俄羅斯外交部23日發表聲明說,俄羅斯支持阿盟在尊重敘利亞主權、不干涉其內政的同時繼續為敘利亞危機的和平解決而努力,阿盟未來的中心任務是推動敘利亞內部各方的政治對話。阿盟應促使敘利亞政府及反對派切實表現出就加快民主進程達成全國共識的意願,避免局勢滑向大規模武裝沖突甚至內戰的危險。隻有通過啟動敘利亞內部的真正政治對話,敘利亞人自己才能就解決國家危機的具體步驟達成一致。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18日曾在此次會議召開前就敘利亞局勢發表三點看法,表示中國支持在阿盟框架內解決敘利亞問題。第一,中國呼吁敘利亞有關各方全面配合阿盟調解努力,立即停止暴力,盡快開啟包容性政治進程,加快推進改革,早日化解危機。第二,中國支持在阿盟框架內解決敘利亞問題,支持阿盟為推動敘利亞問題政治解決所作的建設性努力,希望阿盟觀察團繼續在敘利亞履行職責,為實現敘利亞問題妥善解決創造條件。阿盟觀察團在敘利亞履行職責以來,敘利亞暴力活動雖未完全停止,但觀察團工作是有效果的。第三,安理會討論應有助於緩解敘利亞緊張局勢,有助於推動對話化解分歧,有助於維護中東地區和平與穩定。中國贊賞俄羅斯致力於解決敘利亞危機的建設性努力,願在俄羅斯草案基礎上繼續參與磋商。
中國部分學者針對該會表示,有關敘利亞問題如何解決,在聯合國內部的觀點可以用嚴重對立來形容,但是利比亞的教訓讓各方這次表現極為謹慎。利比亞局勢給聯合國和世界各國提供了警告,如果魯莽行動后果難以預料。利比亞的國情構成相對簡單,敘利亞問題更為復雜。如果有人試圖在敘利亞建立禁飛區、武裝干涉、扶植反對派、建立根據地等等,敘利亞局勢一定會演變成無休止的血雨腥風,周邊國家也都要被拖進去,因此中國和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堅決反對外來干涉。中、俄立場與阿盟當中的少數國家,像卡塔爾、沙特等放出武裝干涉口風,以及與西方國家要求加大干預和制裁力度截然不同。
敘利亞2011年3月中旬開始陷入持續動蕩。2011年12月19日,敘利亞政府簽署允許阿盟向敘利亞派遣觀察團的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