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體現了人民性,貫穿了人民主體的歷史觀和價值觀
中國夢是人民的夢,反映了我們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責任感、使命感,體現了我們黨一切決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為了實現人民群眾過上更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為了人民的幸福。人民是歷史和社會的主體,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實現以人民幸福為依歸的發展。人類發展的歷史,是人自身不斷獲得解放、不斷追求幸福夢想的歷史。從古希臘、羅馬哲學注重世界本原問題研究,到近代哲學注重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研究,到馬克思主義哲學注重人的解放和發展問題,這一奔流不息的思想之河反映了人類認識從外到內,從物到精神再到人自身生存和發展的變革進程。“中國夢”代表了人類歷史發展的方向,這一願景包含了三個層次的動態系統,即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三個層次不是孤立分離的,而是有機聯系的,其中,人民幸福是根本,國家富強、民族振興是人民幸福的前提和保障。
中國夢需要全體人民的共同參與。人民是歷史的主體,最深刻地反映在人民的自我解放。促進人民群眾的自我認識和自我意識,把他們的需要、意志、智慧匯集到民族復興事業中來,把每一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作為國家和民族進步的必要前提,是實現中國夢永不枯竭的活水源泉。歷史証明,個人的前途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而每一個人的努力奮斗,都是中國夢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最大程度吸納人民群眾參與改革和建設進程,讓一切勞動、知識和資本的發展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階層、群體和社會組織的創造能量充分釋放,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凝聚實現中國夢的中國力量。
中國夢要讓全體人民都能共享發展的成果。在中國古代社會,也曾有過王朝的盛世,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人民作為創造歷史的主體,從來就難以共享到發展的成果,從來就難以得到應有的權益。中國夢理論之所以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就是體現在要為人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健全的民主法治,等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人生出彩機會的渴望,正是中國夢最富生命力的構成。在改革和發展中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這樣的中國夢,才是插上理想翅膀的夢,才是閃耀人性光輝的夢,才是人民群眾真心擁護的夢。
中國夢體現了實踐性,是務實精神和創新精神的統一
實踐是生活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歷史發展的客觀性規律性和人的能動性目的性在實踐中相互連結相互轉化。實干興邦,空談誤國。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不干,半點馬列主義都沒有,再美好的理想也實現不了。實踐創新是通向中國夢的不二法門。
實現中國夢,就要真抓實干。把一個擁有13億人口規模的發展中大國帶入現代化、實現民族復興,要比任何民族和國家都要面對更加復雜的世情和國情,要付出更加艱辛的努力。2012年我國人均GDP僅3.8萬元,在全世界的排名僅為87位,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這就要求我們要長期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咬定青山不放鬆,任爾東南西北風”,隻有在發展基礎上不斷增加人民的財產性收入,不斷擴大中等收入者階層,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和轉型進步才有一個良好的基礎。這就要求每個黨員干部破除精神懈怠,發揚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和執政為民的群眾觀點,當好實現中國夢的主心骨和領頭羊﹔要求每個公民在各自崗位上艱苦奮斗、建功立業,以勞動和智慧,當好實現中國夢的主力軍和建設者。
實現中國夢,要有問題意識。我國仍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發展起來后遇到的矛盾和問題更復雜多樣。問題是時代的呼聲。當前,隨著社會深刻轉型,改革、發展與穩定的矛盾,效率與公平的矛盾,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的矛盾以及城鄉、區域之間發展不協調、不平衡等問題愈益凸顯。我們要強化問題意識,提升問題理性,達致問題自覺,把思想從形式主義中解放出來,從路徑依賴中解放出來,從既得利益格局中解放出來,不斷推動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不斷破解制約科學發展的矛盾和問題,為實現中國夢提供持久不衰的強大思想和精神動力。
實現中國夢,要深化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我國改革開放最重要的制度成果,就是建立了與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相結合、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基礎性作用的現代市場經濟體制,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當前,在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並在實踐中認真總結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經驗和教訓,從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和市場經濟客觀規律有機結合上深化改革,推進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文化創新,使其朝著法治為基、誠信為魂、效率為先、公平為本的既充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又實現社會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斷變革和完善。這是一條前人沒走過的充滿艱辛和風險的道路,又是一條朝著美好夢想邁進的必由之路。
(作者分別系廣東省社科聯主席及省政協文化與文史委主任、省社科聯辦公室主任 記者 田豐 李翰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