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國務院“職能下放”強化落實
龍在宇
2013年06月04日09:56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職能下放的同時要切實加強監督,避免“一放就亂、一亂就收”,防止改革遭遇阻力而走回頭路。

今年3月下旬以來,新一輪的國務院機構改革,進入了加速期。

3月28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明確了國務院機構調整和職能轉變各項任務的負責單位,細化了改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4月24日、5月6日、5月13日,國務院先后三次召開常務會議持續推進改革落實,分別決定取消和下放71項、62項、117項行政審批事項。

接受《瞭望》新聞周刊採訪的多位專家認為,短短兩個月時間內,國務院會議集中力量布置簡政放權和職能下放事宜,其改革取向和力度已不言而喻。特別是,在機構調整的基礎上,國務院相關“職能下放”已進入實操階段,這將有利於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有利於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也有利於進一步激發市場和社會的活力。

職能下放“動真格”

今年3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提出,轉變國務院機構職能,處理好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少微觀管理事務,該取消的取消、該下放的下放、該整合的整合,以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本文來源:瞭望觀察網

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也談到,現在國務院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還有1700多項,本屆政府下決心要再削減1/3以上。在多位專家學者眼中,制定出切實舉措並在職能下放方面動真格,是本輪大部門制改革最突出的亮點之一。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宋曉梧對本刊記者表示,職能下放涉及各部門的利益,面臨的阻力與難度自然不小。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取消和下放如此多的行政審批項目,體現了政府改革的決心。這對於提高政府管理科學化水平,構建高效的國務院機構職能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周漢華分析,第一批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項目,大多集中在經濟領域。可見,當前改革的目標是減少企業發展的束縛,激發民間的創造活力,讓“市場之手”發揮更大作用,政府部門則要集中精力當好“裁判員”,盡量少當或不當“運動員”。

“這次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項目,以投資、生產經營活動項目為重點,與社會的期待相符合。”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王錫鋅認為,各界都已經看到,此輪改革中對於職能下放是動了真格了。政府展現的決心越大,外界的期待也就越高。“目前還僅是一個開始,未來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職能下放,觸及央地之間的權力調整。受訪專家表示,目前我國的央地關系總體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但在個別領域仍存在國務院部門管得過多過細,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地方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問題。而另一方面,也有一些職能過於分散,導致各地自行其是。而推動職能下放,讓地方受益的同時,中央部門可以從繁雜的微觀事務中抽身,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強化宏觀管理上,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優質的公共服務。

在此之前,行政審批權下放已進行過成功實踐。2012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授權國務院在廣東省暫時調整部分法律規定的行政審批,暫時停止了20項行政審批的實施。當年底,廣東省取消了約170項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直接相關的審批事項,有效減少行政管制,降低創業門檻,被認為“充分釋放了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專題
· 聚焦國務院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