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李君如:為民務實清廉 堅持群眾路線的時代要求
2013年05月17日08: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於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切實改進工作作風,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為民務實清廉”,是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時代要求,是黨心和民心所向。

為民,是群眾路線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更是新的歷史方位對黨提出的必然要求  

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從其科學內涵來說,就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路線,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群眾。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因此,在今天黨所處的歷史方位中,尤其需要恪守“為民”的根本宗旨。

這是因為,我們黨在全國范圍執政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已經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在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黨所處的歷史方位發生的這一深刻變化,一方面使黨能夠運用手中掌握的權力更好地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為人民執好政,掌好權﹔另一方面也使黨的干部面臨著權力和利益的雙重誘惑。

與此同時,黨的隊伍特別是干部隊伍發生了深刻變化。自從黨在全國范圍執政以來,隊伍不斷發展壯大,特別是一大批年輕而且有知識的新黨員源源不斷地充實到黨的肌體中來,使黨進一步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這是黨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不斷增強的重要標志。同時,也要注意到,在和平年代,怎麼樣把在長期革命斗爭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已經成為黨的建設面臨的一大課題。事實上,在黨員隊伍包括干部隊伍中出現了一系列令人揪心的情況。一些人入黨前表現很好,入黨后放鬆自我要求,逐漸同黨離心離德,甚至違法亂紀走向腐敗﹔一些沒有實際能力而隻會夸夸其談、甚至擅長阿諛奉承的人,進入了黨的隊伍包括干部隊伍﹔這幾年還出現了用金錢“買黨票”、“買官”等現象,給黨的隊伍的純潔性帶來了更大的威脅。

盡管這些現象不是主流,但決不能掉以輕心。因此,我們今天加強群眾路線教育,不是一般地談論加強或簡單地重復過去的做法,而首先是從我們面臨的新情況出發,進行黨的根本宗旨教育,使全黨更好地樹立“為民”意識,努力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

務實,是群眾路線的本質特征,更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改進作風的重要任務  

群眾路線,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歷史唯物主義的群眾觀點同辯証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有機地統一起來,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形成的。毛澤東同志曾經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角度闡述黨的群眾路線,從根本上闡明了群眾路線的務實本質。今天,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群眾路線及其務實本質,就要從轉變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做起,加強黨的群眾工作。

以轉變作風為前提做好群眾工作。過去,我們的干部騎著自行車下基層,戴著草帽進農戶,朴素的工作作風,平易近人的交流,群眾能同干部講真心話,群眾工作富有成效。這幾年,我們許多干部小車進小車出,從家門到機關門,同基層群眾接觸少了。與此同時,一些群眾工作做得比較好的地方,干部經常上街下鄉,直接聽取群眾意見,甚至直接到有意見的群眾那裡談心,人對人、面對面、手拉手、心連心,效果很好。這些情況和經驗告訴我們,切實轉變作風,做到群眾的門走得進、群眾的話聽得進,是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前提。

(責編:萬鵬、朱書緣)

相關專題
· 李君如專欄
· 本版頭條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