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問我相信讀書改變命運嗎?我也相信,但我更相信命運改變命運
“立像”事件在網絡上發酵的時候,李岩給楊元去了個電話,“你要火了!”當時楊元只是笑了笑,什麼都沒說。
如果不是這件事的影響,這個素來沉默寡言的男孩生活中的最大變化或許只是從同學那裡借了一本《余秋雨文集》。入學后,楊元將大部分時間花在了學習編程上,除了參加過系裡的羽毛球活動,他並沒有加入任何學生社團。談到教育公平的問題時,他隻吐出幾個字,“也想過,但沒往深裡想”。
反倒是李岩給記者發來短信說:“我們不是大城市裡的孩子,見識等各方面都很有限,甚至我都不知道讀書怎麼改變我的命運,因為我們的視野還不足以看到這些……通過您的報道希望能喚起有關方面對於教育資源分配的思考,可能我享受不到,但我卻深刻地了解那種落后的感受,所以我希望我的家鄉同胞們能受益。”
這個男孩如今在河南一所二本學校讀書。他不久前加入了辯論隊,拿到這樣一個“人生中奮斗更重要還是機遇更重要”的辯題,“有時候我會想起來鳳,當山裡孩子的機遇少到連奮斗的機會都沒有時,我們又該怎麼做呢?”
5月5日晚上9點多,中國青年報記者撥通了楊元父親楊順武的電話,他還在建筑工地上干活。
“你問我相信讀書改變命運嗎?我也相信,但我更相信命運改變命運。”他平靜地說, “我隻希望楊元以后的生活能夠過得比我好一點,不要日晒雨淋,不要像我在工地上這麼辛苦。”
楊順武很少跟人提起,1984年,他在中考中拿到了421的高分,他所報考的師范中專的錄取分數隻有320分左右。但后來楊順武知道,縣裡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讓老師的孩子先上”。和兒子一樣,他的數學也曾經可以考到接近滿分,但他未能被中專錄取,最終成為了建筑工人。
來鳳高級中學漸漸恢復了平靜。距離那尊雕像不遠處的教學樓前,“距離高考33天”的提示牌清晰可見。如今,老師們嘴邊挂著一個叫做張偉的同學,據說這個和楊元有著同樣性格的男孩在今年恩施州的統考中也拿到了理科第一。
“搞不好又是一個狀元。”周曼向中國青年報記者說,“到時候我還是想搞一個雕像,連楊元的像我也要立回去!”(記者 林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