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為“狀元”立像:一個貧困縣的教育悲情
2013年05月08日09:24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來鳳就是中國中西部貧困地區教育的一個縮影,這不是一個狀元能夠改變的

雖然在5月2日,這尊漢白玉雕像被一輛叉車拆除,但楊元還是被人牢牢記住了。

“原來在這座大山裡,沒有想過還能有機會考上清華,現在覺得有點希望了。”一個名叫黃睿群的高一女生說。

她的同學田朋雨也想起,姐姐曾給自己寫信鼓勁兒:“弟弟你要好好讀書,多幫父母做事,以后要上清華,那是中國最好的大學。”

在他入學后,他的父母來到縣城,住在一處隻容下兩張床和一張桌的出租房裡,一邊打零工一邊供他讀書。這個縣城裡的新鮮群體被叫做“陪讀家長”,他們大多要靠在建筑工地或超市這樣的地方打工來維持生計,還有一位母親,拿著幾百塊的工資在來鳳高級中學裡做清潔工。

閑聊中,幾個年輕人的眼神總會在某些時刻暗淡下來。一個高二女生有點失落地說:“這裡太閉塞了,其實我們不知道外面的教育是怎麼樣的,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差”。

就在楊元成為恩施州理科“狀元”的那一年,來鳳縣的一本、二本上線率合計仍不到20%,有人將上高中稱作“有期徒刑”,也有人覺得“學校能把孩子養大了就好”。

“來鳳就是中國中西部貧困地區教育的一個縮影,這不是一個狀元能夠改變的。”50歲的黃萬國說。這個教育局局長清楚地記得,上世紀80年代來鳳教育也很風光。那時,來鳳一中是省級示范高中,有好幾位全國特級教師,也創造過一年兩位學生同時考上清華大學的佳績。

“后來,鄉裡的老師去縣裡,縣裡的老師去州裡,教育資源一層層被往上抽,最后剩下的就是貧瘠的農村。”黃萬國說。

馬太效應的一端是脆弱的山區基礎教育,另一端是“超級中學”的不斷涌現。坐在偌大的清華園,楊元沒有一個校友。他發現,全班20多名同學裡,農村籍的學生隻有幾個人,而大部分的同學都來自“很牛的學校”。

有時候也會感到孤獨,這個男生坦言。

(責編:萬鵬、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