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熬夜寫作已成常態——夏春濤研究員談纂修《清史·通紀》艱辛之路
楊麗瓊
2013年05月06日11:29   來源:新民晚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清史·通紀》部分一、二審清稿

3 平均每天寫400來字

撰寫《通紀》第六卷,夏春濤用了整整8年。2012年夏天,當他得知書稿通過了二審時,曾對身旁的朋友感慨:“耗盡心血,終於把它寫出來了!自己身體沒垮掉,還能活蹦亂跳的坐在這裡,真讓我感到萬幸。”

當初接受《清史·通紀》項目時,夏春濤已調離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從事當代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他慨嘆,同時從事兩個領域研究,寫清史又不能耽誤本職工作,隻能見縫插針擠時間。即便集中時間寫,一天工作十四五個小時,平均每天也就寫400來字。問及個中原因,夏春濤頗有些噓唏:這段歷史怎麼寫,怎樣做到詳略得當,處理好並不容易。

第一個難點是太平天國的“主體性”處理問題。“考慮到作為一個與清政府對峙這麼長時間的政權,修史應該給予應有的尊重﹔但如果太突出太平天國,又會沖淡清史的主題。因此,怎樣處理太平天國的主體性,很費斟酌。最后,還是以清王朝的興衰史為敘述主線,把太平天國等大的政治事件放在清史的框架內來寫。”

其次是需要研讀的資料多。夏春濤說,“太平天國最主要的一千多萬字史料,我早已讀過不止一遍,清史的其他檔案資料我也看過不少。但撰寫《通紀》,我又重新研讀資料,包括《清政府鎮壓太平天國檔案資料》26冊,1400萬字﹔《清文宗實錄》即咸豐皇帝的實錄,356卷,還有前面的道光實錄、后面的同治實錄,都得看﹔《曾國藩全集》30多冊1500萬字,也是必看的。”

第三個難點不僅在於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多,難免見仁見智,還在於“一方面太平天國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同時重復性研究多,仍有不少薄弱環節,包括一些史實至今還未搞明白。”比如,清王朝和太平天國交戰那麼多年,各場重要戰事的雙方兵力多寡和部署、傷亡情況、進軍路線等,以往眾說不一,夏春濤隻好去查檔案資料,“而且不能是清方怎麼說我就怎麼說,還得參閱各種檔案和官私史書加以考訂。”

“頭緒多而篇幅有限”,是又一個難點。擺在夏春濤面前的是當時給清政府帶來危機的太平天國、捻軍、天地會武裝、英法入侵等發生在同一個大的時間段、互有關聯又獨立成事的一個個“頭緒”,以及與之相關的眾多人物,還有清政府是如何對待、處理危機的。所有這些內容,他隻能寫35萬字左右。他說,“羅爾綱先生寫的《太平天國史綱》,近150萬字﹔茅家琦先生編的《太平天國通史》,100多萬字。”“光一個太平軍北伐,張守常老師就寫了30多萬字,但在我這一卷裡,隻能寫1萬字。1萬字要把太平軍北伐的脈絡線索過程講清楚,還得寫出歷史的深度和厚度,還要有可讀性。這對全卷重點的把握、內容的取舍,都帶來很大困難。”

4 爭議問題用腳注的方法交待

2012年9月,《清史·通紀》第六卷的“二審清稿”終於裝訂成了一本大16開、508頁、每頁上仍留著1/3空白的厚書。與以往史書不同的是,《通紀》的體裁採用了章節體,不再是紀傳體。而且幾乎每一頁都有腳注,不僅標明引文、史實的出處,還將不同學術觀點及史料記載上的歧異,一一作了介紹。

有清一代長達300年,清史研究不僅存在著不少眾說紛紜的“疑案”,對其中許多史事、人物的評價,學術上的爭議也一直存在。夏春濤說,編委會規定,對於“到目前為止學術界仍然難以取得共識”的問題,在沒有新材料的情況下,統一採取一種傾向性的說法,但需說明採擇一說的依據和理由,同時將其他不同觀點以腳注的方式簡要介紹。對於一件事情有多種記載,或者學術界存有爭議而尚無定論的,新發現的資料或研究成果足以推翻“舊說”的,都需要用精練、准確的腳注標清楚。包括未能考訂清楚仍存疑的,也應在注釋中交待。

但也不是大小事都去考異。編委會明確,有的疑案已被史家多方考証,迄今無果,就不要再去考証。如孝庄文皇后是否下嫁多爾袞,說法甚多,迄今尚無史料加以証明,可作存疑。順治帝遺詔、雍正奪嫡,說法很多,沒有史料可以証明,就都採用《清實錄》的記載。

夏春濤在第六卷中腳注了許多“今之學者見解不一”的問題。如太平天國金田起義的日期,夏春濤認為起義不是在某一天發生的事,但不妨礙採用某一天(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作為紀念日,他同時注明了羅爾綱等學者研究得出的不同時間。又如太平天國時期人口的損失數,他寫道:“由於……現已無法精確統計”,“隻能根據方志等零星片段記載推算出一個相對接近的數據。”但在腳注中,他列舉了研究者“得出的多個數據及各自的依據,以及當今一些學者對推算當時人口的見解”。國內學者對李秀成被俘后的《自述》及是否“乞降”、捻軍“分軍”地點的不同看法,1949年后史學界高度贊頌太平天國的緣由等,腳注中都有簡要全面的介紹。

夏春濤坦言,自己用心盡力寫了,但錯訛不當之處仍在所難免,書稿雖通過了二審,自己並沒有如釋重負之感。

5 后期整合任務還很艱巨

記者獲悉,目前,《通紀》的書稿已有四卷完成二審,五卷處於一審和二審之中。盡管《通紀》的撰寫一直是在編委會的主持尤其是戴逸先生的具體指導下進行,但整部書稿畢竟成於多位主持人之手,雖經多次打磨,仍有部分內容尚須加工。

最后的整合工作也很艱巨。不僅各卷的文字風格差異要盡可能統一,其內容與《典志》、《傳記》、《史表》、《圖錄》也必須協調。

如閉關政策,《通紀》裡要講,《典志》的對外貿易志、商業志裡也得講﹔對外關系、民族關系、發展經濟等諸多問題,《典志》裡都有對應的“邦交志”、“民族志”,以及“農業”“手工業”、“商業”、“近代實業交通”乃至“漕運、鹽政、錢法”志等等。又如人物,《傳記》中每位皇帝朝收入100余人,另外還收入入關前及學術、藝術、工商、宗教、農民領袖、革命黨人、遺民、外籍人士等共1680人,總計超過3000人。其中凡《通紀》提到的,其歷史定位、事跡、評介,乃至字、號、籍貫、生卒年、家世等,都不能出現二者不一致的情況。

今年已87歲高齡的戴逸先生多次表示“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看到《通紀》的正式出版”。但對於這位德高望重的學術大家及所有參與清史工程的學者來說,《清史》的質量高於一切,編委會不會因為著急完工而放棄精心打磨。

(責編:趙晶、朱書緣)

相關專題
· 夏春濤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