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中國夢網上系列談”
實錄:社區干部群眾暢談中國夢 
2013年04月26日14:02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主持人:好的,下面有請年輕的朋友發言,北京市朝陽區左家庄街道新源裡社區的工作者張鑫蕊

張鑫蕊

朝陽區左家庄街道新源裡社區黨委副書記

張鑫蕊:我叫張鑫蕊,是朝陽區左家庄街道新源裡社區的一名社區工作者。在有的人眼裡,社工是個芝麻官,管的也是芝麻事事。放在以前,我也這麼想的,可幾年工作下來,我的看法變了,社區工作看似瑣碎,卻不簡單﹔家長裡短說平常,也不平常。我在社區的這四年,有個突出的感覺,基層工作能干的事情太多了,在那裡,有種被需要的幸福感和責任感,這也許就叫做“體現個人價值”吧。

其實來社區工作之前,我是在中關村的一家軟件公司上班,之所以選擇中關村,和我上大學時的夢想有關,我學的是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那個時候正好趕上了IT行業飛速發展的那幾年,中關村的高科技公司一個比一個火。那個時候我就夢想著當IT精英,雖然當不上大富翁,咱總能當個光鮮亮麗的小白領吧。等我畢業進了公司才發現,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格子間裡搞編程,忙完一個又一個活,掙的不少,可是自己卻高興不起來,后來我就辭職了,當時的感覺就是夢想破滅了,我到底想要什麼我自己都不知道,確實挺迷茫的,后來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考上了朝陽區的社工。其實我根本不知道這是干什麼的,以為就跟情景喜劇《閑人馬大姐》裡面演的似的,串串門聊聊天什麼的,說白了就是一個居委會的大媽,總比在家啃老強,就當一個過渡,可后來沒多久發生了一件事就好好給我上了一課,我們社區有一對空巢老人,老爺爺的是書法家,老奶奶是退休大學老師。老兩口七八十了,身邊沒有子女,我們經常去他們家看看,主要是看看家裡有什麼需要幫忙的,老兩口都是文化人,平時不舍得找人幫助,可有一天,我接到了老太太的電話,我一問才知道,原來是老爺爺的腰椎出了毛病,需要做手術,可他的血型偏偏是特別稀少的RH陰性——“熊貓血”!如果要去醫院走正常的手續,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80多歲的老爺子躺床上干著急,老太太沒辦法,這才給我打了電話,我接到電話以后,也是到處上網搜羅,最后還是找到了我的大學老師幫助,請他幫忙聯系到了熊貓血,而此時醫院傳來的消息卻是,說老爺爺因為年齡太大已經做不了手術了。事沒幫上忙,我當時特別遺憾,可是這件事卻觸動了我,因為我沒想到老兩口這麼信任我、依賴我,當時就覺得老太太是把老爺子的命交到了我的手上,難道就因為我去過他們家聊過幾次天嗎?老人信任的不僅是我個人,還有我社工的身份。

被信任,其實並不是我們干了什麼了不起的大事情,它源於一件件小事的積累:今天你家的狗把我們家狗咬了、明天樓上跑水把樓下淹了、后天小區停車位不夠用了……這些事我們幫老百姓協調好,他們就信任我,如果我協調不好,他們也不會責怪我們,還給我們吃寬心丸,“沒事,下次好好干就成了。”咱們的居民就是這麼可愛、可敬,在這樣的社區工作,我覺得每天工作不是簡單地在崗8小時,更是一種責任。社區是社會的縮影,社區和諧了,社會自然也就和諧了。

去年北京市政府為改善民生,開展的老舊小區抗震節能綜合改造工程。我們社區是第一批改造試點,我還記得第一次入戶調查征集意見,不同意改造的居民佔到了68%,這個結果讓我特別吃驚,有嫌動靜大,不願折騰的﹔有怕外延太寬,影響採光的﹔有剛裝了修,怕被損壞的﹔還有的擔心周轉房太貴或太遠,影響生活質量的…各種各樣的問題200多條。

這一時間,大大小小的分析會、匯報會、居民議事協商會、問題答復會就鋪天蓋地。從技術原理到圖紙分析,居民都聽得仔仔細細。晚上下班,社區居委會干部和城建科的同志還要帶著工程技術人員對上班家庭或行動不便的家庭逐一走訪。其實改造方案就相當於在老樓外面加裝一層鋼盔,一層居民對設計方案產生了疑慮。“一層穿鋼打梁我不同意,我這剛裝修的屋子杵這麼幾個洞多難看啊!”“能不能想個辦法不動屋子裡面啊?”還有的居民反映,“前后接出倆陽台是挺好的,可是增加樓寬本來就影響採光,這北面隻開一扇窗戶豈不就更暗了?”我們仔細想想,居民的擔心也在理,就趕緊把所有的問題反映給街道辦事處,辦事處也開始討論問題的解決方案。考慮到居民最關心的通風和採光問題,協商會最終通過了對既定方案的調整,決定在北面陽台增設一扇窗戶。居民也開始慢慢理解,要想徹底改善老舊房問題,不動屋子是不可能的,更何況要全部更換成節能管線,這可是大家期盼已久的啊。就這樣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項目如期開工了,我也長舒了一口氣,可好事遠沒有那麼好辦。施工隊入駐前,居民們最忙活的事兒就是找周轉房,有的孩子在附近上學,就想在周邊找個價位合適的﹔有的老人兒女不在身邊,擔心搬家自己又照應不過來﹔還有的老人擔心搬家后找不到老年飯桌。我們社區的幾位樓門長就幫各家張羅。最后一位樓門長顧阿姨忽然發現自己的周轉房還沒著落呢。現在再提起這件事,還有人調侃說“她這是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去年7.21,北京遭遇了罕見的暴雨侵襲,當時小區西11樓正在進行頂層的平改坡工程,由於合縫處尚未封閉好,雨水滲透到了很多房屋。發現漏雨后,我和幾位樓門長迅速從四面八方趕回西11樓,跟著施工隊查看漏雨狀況,通知漏雨家庭回來清理,要是誰家一時趕不回來,就連夜幫著清掃積水,搬挪家具。現在想想,忙了一夜自己也不知道是哪來的一谷子勁,搞得一身的狼狽,可心裡卻是說不出的痛快。

四年的時間,一晃就過去了,每天在社區裡,聽著居民們一聲聲親切地叫著“小書記,蕊蕊”我找到了那種久違的人情味,更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夢想,我的夢想不在寫字樓裡,更不在拿所謂的高薪上,我的夢想,就是讓社區更漂亮、更宜居,我的夢想就是每天在社區裡,看到的是居民們安居樂業的一張張笑臉。謝謝大家!

(責編:張湘憶、趙晶)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