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師昌緒素描。
郭紅鬆繪
圖:師昌緒本文手稿。本人提供
開欄的話
知識分子是中國的“筑夢者”,歷史上為中華民族描繪了壯麗的畫卷,引領社會前行。今天在實現“中國夢”的時代足音中,且聽聽各行各業的知識分子講述他們奮發有為的夢想故事,勾勒心中五彩繽紛的未來圖景。本報今起推出“知識人·中國夢”專欄,敬請讀者關注。
我的中國夢,始自家國離亂的殘酷現實,以及讓祖國強大起來的強烈心願
我出生於河北省農村的一個大家庭,四世同堂、詩書傳家,全家有40口人,這樣的家庭培養了我勤勞、包容性強的性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軍閥混戰、日寇入侵,我立下“強國之志”——讓中國強盛起來。這個志向一直激勵我前進,至今不改。
基於實業救國的考慮,我讀大學時,選擇讀採礦冶金工程。1948年,我留學美國,轉而攻讀冶金與材料。
我的中國夢,發酵於對故土的牽挂和對民族強盛的渴望
上世紀50年代初,美國政府阻撓中國留學生回國,作為積極分子,我經過艱苦斗爭,於1955年回到新中國的懷抱,那年我37歲。
回國的歷程簡直就像一場戰爭!在麥卡錫主義猖獗的時代,隻要發現你親共,就會遭到迫害,我們那時在美國給周恩來總理寫信,主要出於為了實現強國之夢。
那時,我在美國的工作比較順利,也取得了一些成就。我的碩士課題是真空冶金,博士研究的是半導體化合物,這在當時都是科學技術的前沿。讀完學位以后本打算立即回國,無奈朝鮮戰爭爆發,美國政府阻撓中國留學生回國。1952年在麻省理工學院做了一名研究助理(Research associate),主持軍用飛機起落架用超高強度鋼的研究課題,從此便被列入了被禁止回國的35名中國留學生黑名單。根據我們的研究結果,開發出300M鋼,廣泛應用於飛機起落架,該材料在上世紀80年代也推廣到我國。
雖然在美國生活安定,又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這一切都不能阻擋我回國效力的決心。“在美國,我是可有可無的人﹔而我是中國人,祖國需要我,所以,不顧任何阻撓一定要回到中國。”我對麻省理工學院的一位大教授說。
我的中國夢,融進了高溫合金鑄造這一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新領域
回國后,我被派到當時生活比較艱苦的位於沈陽的中科院金屬所,從事金屬材料的研究與開發,一干就是30年。高溫合金是航空發動機最關鍵的材料。當時一般都是採用變形合金作為渦輪葉片,因為鑄造合金容易產生缺陷,一旦發生斷裂就會機毀人亡。但是鑄造合金也有很多優點,所以結合金屬所的實際情況,我們於1959年開始了鑄造合金做渦輪葉片的研究,並取得創新成果。
1964年我國自行設計的超音速殲擊機問世,而合適的航空發動機卻沒有著落。當時航空部在沈陽召開研討會,討論航空發動機的方案,大家一籌莫展。北京航空研究院負責材料與工藝的榮科總工程師大膽提出採用空心渦輪葉片。那個晚上,榮總為此來到了我家。我不懂什麼鑄造空心渦輪葉片,他說美國有,英國人試了多年,卻因為鑄造高溫合金性能不穩定而裹足不前。我們了解情況后還是毅然把任務接了下來。金屬所一位黨委副書記作為政委,組織全所100多人,與發動機設計所和生產廠通力合作,克服了很多困難,從實驗室到試車、試飛,直至在工廠批量生產,僅用了一年多。
以上工作使我國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上了兩個台階,即從變形到鑄造,從實心到空心﹔同時,也帶動了全世界鑄造氣冷渦輪葉片的發展。1963年,我參加國際蠕變學術會議,會后到著名的羅羅公司(Rolls-Royce Co.)去參觀。在座談會上,該公司總工程師強調:鑄造高溫合金不能做渦輪葉片,因為性能不穩定。上世紀80年代,該公司總設計師胡克教授來中國訪問,榮科把他帶到沈陽。當他看到我們採用了鑄造空心渦輪葉片,不無感慨地說:“單憑看到這一成果,我就沒白來中國一趟。”不久,他們也開發了鑄造高溫合金氣冷葉片,緊接著前蘇聯也開發了相關技術。目前,全世界先進航空發動機都採用了鑄造高溫合金。我們那時是多晶,冷卻效果隻有100℃﹔而今發展為柱狀晶、單晶,冷卻效果高達600℃-700℃。不過,中國畢竟做出了一項具有開拓性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