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知識人·中國夢:獻身科學 讓祖國強大起來
講述人:師昌緒 職業:科學家、兩院院士
2013年04月19日09:44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為實現中國夢,我82歲時領銜挑戰“高強度碳纖維”

聚丙烯腈高強度碳纖維是上世紀60年代初日本人所發明,10年后大規模應用於飛機和導彈。中國起步也不晚,但隻停留於實驗室階段。1975年,時任國防科委主任張愛萍召開全國性會議(7511會議)進行了全面部署。此后,計委、科委、國防工辦又多次召開會議,一直到2000年也沒生產出可供批量使用的碳纖維,863計劃和973計劃也都沒列項,大家對能否攻克碳纖維這個難關失去了信心。

2000年,出於科學家的責任感,我和曾經從事碳纖維管理工作的李克健商量,碳纖維的事不能不抓。於是,我們召集專家、政府部門和使用部門召開多次會議。最后,我寫信給江澤民同志,不久,碳纖維被列為國家863計劃的一個專項,撥款1億元。作為首席顧問,我出了不少主意,最主要的是改變了撥款機制——不是把資金分發到相關單位,而是集中使用,形成“國家隊”。最后,我總結了16個字:隨機取樣、集中測試、數據公開、優勝劣汰。沒有半點虛假和人情,用了5年時間,T300碳纖維過關,批量生產立足於威海的一家民營企業,國家給予優惠貸款,建立了一條50噸的生產線,后來又擴大到千噸,滿足了我國殲擊機、直升機和大運輸機的應用需求。另外,在科工局的支持下,導彈所需碳纖維也過了關。

軍用碳纖維過關以后,民用碳纖維企業如雨后春筍,產能過剩且能耗高,在國際上並無競爭力。為此,我也曾召開過多次戰略研討會,並上書中央說明情況。軍用碳纖維過關以后,日本碳纖維會大幅降價,為此我寫信給軍委領導,一要求國家繼續扶持,二要求我國軍用碳纖維不要走回頭路,堅持採用國產碳纖維。最后,總裝回復同意了我的意見。

為實現中國夢,我不斷為國家航空工業的發展提建議,並得到採納和實施

1983年,當我到沈陽航空發動機廠參觀,了解到我國有制造大推力發動機的能力時,便上書給國務院領導,建議“加速研制大推力航空發動機,為21世紀的到來做准備”。后被批轉到“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此后召開了多次座談會,后來將其列為我國航空發動機研究的重點。十幾年后該發動機投產,就是今天已批量生產的“太行”。2010年,該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1994年,有資深專家提出要研制150座以上干線飛機,時任國務委員宋健批轉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要求“對項目進行研究,並提出意見”。作為技術科學部主任,我組織20多位院士和專家進行了現場考察和認真討論,認為干線飛機已形成了國際壟斷市場(空客和波音)﹔當時我國經濟剛剛開始騰飛,財力不足,技術儲備也不足,特別是國際適航証難以取得,於是建議加速支線飛機的研制,就是當今在上海投產的ARJ-21。

2003年,我國啟動“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的制訂工作。在國務院政策研究室和國家科委的支持下,上海飛機制造公司在科委會議室提出要恢復“運10”的制造。“運10”基本與波音707相似,但得到了美國生產許可,並有自主知識產權。“運10”研制成功后,曾多次飛北京,也飛到拉薩,后來遺憾下馬。在討論過程中,我提出與其提“運10”,不如提“大飛機”,因為大飛機包括運輸機、特種飛機(加油機、預警機等),是保護邊疆和南海所急需,也可用於救災。最后落實的情況是:大運輸機與大客機共同列為大型飛機——“運20”便是在這個背景下出爐的。

獲得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后,中央領導同志問我,為什麼我國航空發動機上不去。我回答說,幾個月后我給您寫一個報告,說明原因並提出對策。經過上百名院士和專家半年多的討論和調研,最后國家在已確定的16個科技重大專項外,又加入了一個“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重大專項。

為實現中國夢,我一直為國家材料科學技術的發展出謀劃策。最近,“建立我國新材料體系”的建議被列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為17個重大專項外的又一個重大專項

根據有關資料,我國關鍵新材料的自給率隻有14%。新材料是高端制造業的基礎,也涉及國防,因此必須得到健康發展。我向中央寫報告,不但闡明新材料的重要性,還提出發展新材料產業的機制,因而得到批准,現在正在實施論証階段。

我這個人的特點是:平等待人,隨遇而安,善於吸收別人意見,能充分發揮別人的作用。雖然不聰明,但很勤奮,95歲了,仍堅持每天工作8小時。最近,聽說中國科協和中科院有一個科普講座,我自告奮勇,做了一個多小時的報告——“材料與社會”。95歲的年齡,雖然還沒糊涂,但從體力來看,確實有些自不量力了。

(記者 張蕾採訪整理)

(責編:萬鵬、朱書緣)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