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常修澤:天地人產權理論破解生態困局
2013年04月19日11:20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地”上“地”下:五項產權權能

中國先哲雲:天之道在於“始萬物”,地之道在於“生萬物”。按照筆者的廣義產權理論,中國資源產權領域存在比較嚴重的“產權殘缺”問題。對此,筆者主張應重點鎖定以下五個方面的權能:

農民土地經營的流轉權。在成立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中心、土地托管中心、土地代管所等中介的基礎上,建立農村土地經營權交易市場,讓土地經營權流轉起來,逐步走上土地市場化和土地集約化之路。

林地經營權和林木轉讓權。不僅包括集體林權,而且包括國有林權,相比之下,國有林權制度的改革更具探索性。

礦產資源的探礦權和採礦權。必須完善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特別是建立完備的礦產資源的探礦權和採礦權制度,以促進礦業權合理設置。

水資源產權制度。必須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水權”制度,在保障灌溉面積、灌溉保証率和農民利益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工農業用水“水權轉換”機制。水資源產權,有利於提高用水效率,促進科學用水。

海洋的“用益物權”。國家對海域擁有最終所有權,但法人和個人可以取得海域使用權。這是創新涉海產權制度、推進海域使用權物權化改革的新構思。我建議以搞活海洋的用益物權為起點,建立現代海洋產權制度,促進海洋經濟發展。

建立“天地人合”的產權體系

當代人的生存發展,是一個包括人的生存發展環境(“天”)、人的生存發展資源(“地”)和人的生存發展自身(“人”)在內的完整體系。因此,要研究“三合一”的天——地——人產權關系的貫通性及其內在作用。

就貫通性來說,應以人的發展為主線貫穿。環境產權實質是環境人權,資源產權實質是資源人權。“人”有三層含義:橫向上“全體人”,縱向上“多代人”,內核上“多需人”。從總體上說,天——地——人產權都著眼於“全體人”,但環境產權不僅著眼於“當代人”,更著眼於“下代人”乃至“多代人”;資源產權不僅著眼於“單需人”,更著眼於“多需之人”;彼此都是圍繞著“人”這個共同的軸心而展開的。至於如何發揮“三合一”的天地人產權之作用,我建議,可在以下三方面開拓:

一是在改革中發揮作用。下一步改革將是“五位一體”改革,其中,生態文明是重要“一位”,應盡快建立資源產權和環境產權制度,以尋求在環資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二是在發展中發揮作用。通過“三合一”的天地人產權,減少碳排放,促進綠色發展,實現中國經濟從“量”的過度擴張,轉到“質”的提升。

三是在社會管理中發揮作用。針對一些地區因環境污染而釀成的“黑色亂源”,以及因土地的違規佔用、礦產資源的濫開濫挖、水資源的不合理截流和開發而引發的沖突和矛盾,以天——地——人產權理論,加強“源頭治理”,解決群眾合法合理訴求,及時化解社會矛盾,防止和減少社會問題的產生。

(作者為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博導)

(責編:萬鵬、朱書緣)

相關專題
· 《人民論壇》
· 常修澤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