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說實話 說真話——訪《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
2013年04月03日13:26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中國共產黨最有資本說真話

記者:當前,中央正在堅持改文風,您認為什麼才是“好文風”?“改進文風”到底應該怎麼改?

胡錫進:改文風的本質還是改作風,作風改了,文風自然就改了。黨的話語體系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特別嚴謹,一種照本宣科、不出紕漏式的嚴謹,這其實是官僚主義的反映,好多人說話的目的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保証政治正確,這就非常不好。我想如果破了官僚主義,文風會風肯定能改好。

至於什麼是好的文風,我認為就是要堅持說真話、說實話。誰都喜歡聽真話,而中國共產黨最有資本說真話。美國的民主政治,那是一個“大秀場”,總統當選是靠精心策劃的表演贏得選票,而共產黨是在實實在在做真事。這麼多年來,黨做出了成績,經濟發展很快,老百姓生活不斷改善。2000年的時候,中國的汽車年產量是207萬,而去年是1800多萬,翻了9倍,看看中國的發展多麼巨大。

發展很快,但是,空氣污染了,水也變壞了。別瞞著,實事求是告訴老百姓這是為什麼,實事求是地把問題擺出來,實事求是地來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放心,老百姓能夠理解這個國家的問題,知道這個國家是由成就組成的,也是由問題組成的。中國進入改革深水區,問題多,但解決問題的杠杆也最多。

但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是:有時候政府不願意說自己的問題,總是說成就。媒體議題設置有一個規律,叫反向規律,你要是都說好的,它肯定向相反方向走。生活也一樣,人都是毀譽參半的,如果你自己光夸自己,特牛,人心裡肯定會挑你毛病。如果政府自己光談成就,缺點就由大眾的嘴去說﹔傳統媒體光談成就,問題就由互聯網說﹔官方網站光談成就,批判就由商業網站搞。結果就成了商業網站成為主輿論場,傳統媒體被邊緣化,政府處處受輿論嘲弄。我認為政府除了講成就還要實事求是講問題,我們的主流媒體也應該直面問題,回應問題。

記者:話語體系是話語權的展現載體,也是國家軟實力的外化象征,對做好對外傳播,提升我們話語權您有何建議?

胡錫進:首先,對外傳播不是你想傳就能傳出去的,你必須要制造別人的興趣點,人家對你感興趣,才能聽你講話。現在中國是第二大經濟體,應該說世界對中國很感興趣了,但在傳播議題設置上,不能光按自己的興趣來,光講自己的成就,要多講中國的問題。我想一個復雜的中國要比一個光鮮的中國,讓世界更感興趣。

其次,對外傳播的定位不能太高,不要奢望很短時間就在世界樹立一個美麗中國的形象,先把外界先入為主的負面情緒和妖魔化的印象消除掉就可以。讓世界知道我們是一個復雜的國家,而不是一個邪惡的國家就可以了。

再次,我們不能搞強行灌輸式的傳播,這樣隻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從具體入手講好“中國故事”也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打開多元信息之門

記者:一份向中國介紹世界的報紙,發行數不斷增長,在國內影響力不斷擴大,這是不是一個國家心態走向開放、走向自信的表現?

胡錫進:《環球時報》展示一個真實世界的同時,也展示一個真實的中國,展示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真實態度。

這些年,《環球時報》的影響力在不斷擴大,應該說是時代發展的結果。上世紀90年代,《環球時報》剛進入市場時,信息禁忌比較多,什麼能報道什麼不能報道,條條框框很多,而現在這種信息的藩籬基本上被拆除,信息的邊界越來越寬,這是中國自我變化的結果,這種變化表現在一種包容力的生成,中國變得越來越有能力去適應去接納世界多元的聲音,尤其是一些批評的聲音。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環球時報》也作了一點貢獻,就是打開了一扇通向世界的信息之門,讓老百姓看到更多境外的聲音,鍛煉了老百姓的信息適應和判斷能力。老百姓在豐富多元信息中逐漸形成一種信息理性,通過與世界的比較,看到中國取得的發展,也看到中國面臨的“復雜”,並且形成一種良性互動。盡管中國當前面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通過與世界的對比,老百姓不會喪失信心,畢竟中國未來發展的趨勢是很光明的。(記者 呂其慶)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雜志

(責編:張湘憶、趙晶)

相關專題
·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