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社區養老照顧勢在必行
繆 青
2013年04月01日08:58   來源:求是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三、我國社區照顧供給不足分析

  國內的社區照顧已經起步。例如,北京的社區正在推進老年餐桌和日間照料制度﹔上海市已經開始對有照顧需求的老人實施評估程序,通過家訪制訂照顧服務的方案等。但由於社區照顧服務尚在起步階段,資金短缺、場地限制、缺乏專業人員以及社區福利資源的整合等困難較多,“社區能養老嗎?”仍然成為人們普遍的疑慮。這些擔心恰恰反映了從政府到公眾對社區照顧的認識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夠。例如,談到老年照顧往往隻強調機構養老的床位數和公共財政負擔的一面,而看不到搞好社區照顧也是擴大內需的機遇,看不到照顧需求所蘊含的市場和就業潛力。這一認識的滯后,也反映了社會工作、管理學、經濟學和信息技術等學科在老齡問題研究上介入不足。

  認識不足的另一典型表現是,盡管對未富先老的憂慮很多,但很少有人認識到搞好社區養老照顧也是解決未富先老問題的重大社會工程。未富先老是當前中國社會的一個顯著特點:中國快速老齡化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隻有4000美元,而發達國家邁向老齡化社會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達一兩萬美元。面對老年人口人均醫療費用支出是中青年人的6—8倍,人們的眼光更多集中在老年人口猛增對養老財政和醫療資源的負擔上。相比之下,能夠認識到老年人作為主流群體是國家健康和財富的源泉之一,能夠深入討論養老服務和老齡產業形成互動的文章甚少。一些現象很耐人尋味,一方面人們開始認識到養老消費的市場巨大,另一方面,作為擴大內需的朝陽產業,養老護理的運營和培訓卻一直處於政策支持力度不夠、人才短缺的局面。

  需要指出的是,社區照顧服務應當是適度普惠型的,而不是救濟型的﹔對老年人的長期照顧是多方位的,是從家庭支持、社區照顧到機構照顧的無縫銜接。這種照顧服務有兩個基本點:一是能夠做到“皆保險”——有護理保險制度的資金支持﹔二是能夠做到“皆護理”——有多樣化的照顧服務為依托。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更新觀念,從政府到公眾都需要認識到中國快速老齡化的形勢很嚴峻,如果不踏踏實實地搞好“大孝”——在社區推進養老服務和長期照顧制度,那麼私德意義上的“孝”多半會淪為空話。因此,大力推進社區照顧安全網建設勢在必行。

  四、搞好社區養老照顧須提高認識,形成政府、社區和企業多方參與的格局

  搞好社區養老照顧要有頂層設計,首先要認識到專業化的社區照顧不僅是社會化養老的重心,而且是與醫療衛生體系並行的促進健康和注重養生的照護體系和健康工程。在這方面,中國傳統醫學對慢性疾病的處置強調“三分治七分養”很有道理,社區照顧就是在“七分養”上下功夫。還要看到,21世紀的健康醫學已開始糾正傳統西醫的“以治療為中心”的偏頗,轉而強調養生保健和預防為主。傳統的醫療模式忽略了人體自調節機能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導致過度醫療和濫用藥物,因而帶來了高額的醫療護理費用。恰恰是這一費用的居高不下,使得發達國家的養老財政負擔沉重。由此可見,隻要從政府到公眾都能認識到搞好社區養老照顧是一項健康工程,在努力實現養老保險和服務照顧全覆蓋的同時,將會大大減輕老年人口猛增對醫療護理資源的壓力。

  其次,社區養老照顧要關注行政、醫療和社區資源的整合,在協調福利資源和市場資源的同時,形成政府、社區和企業多方參與的格局。就政府的責任而言,高質量的公共政策離不開高水平的老齡研究,應當在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一批老年研究中心,在多學科研究和老齡產業開發的結合上下功夫。例如,作為中國社會政策的重要領域,養老服務是中國擴大內需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投資場所,老齡研究應該加強如何把“包袱”轉化為“紅利”的討論。各級政府要重視養老公共政策之間的協調問題,在推進護理保險制度的同時,加大對從事社區照顧相關業者的政策優惠。例如,對日間照料和托養的服務實施補貼制度。此外,規劃目標如何與實施細則銜接也有大量工作。例如,在接送老人到中心、實施護理及托養服務時如何規避風險、如何根據社區老年人口來規劃多功能照顧的用地和設施等,都亟待制度保障。

  就社區的責任而言,中國社區的居委會建制為整合養老福利資源、獲取專業化支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應當認識到養老服務業不僅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更是知識密集型產業,是一項促進民生幸福的重大健康工程。社區養老要在政府和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制度創新,搞好養老服務項目的准入、評估和監督,借助照顧服務平台大力普及科學養生知識和推進健康生活方式,使社區福利資源和老齡產業的開發形成良性互動。

  搞好社區養老照顧,中國企業在開發服務流程和培育規范的養老消費市場方面可以大有作為。借鑒國外照顧服務連鎖經營的經驗,國內社區與企業的合作也開始了有成效的探索。例如,北京已有社區開辦愛老家園,委托養老服務公司經營,其服務內容包括:為社區高齡、特困、失能老年人提供托老服務﹔提供老年飯桌和送餐服務﹔對臥床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上門護理和養生服務﹔圍繞照顧服務,對有行動能力的老年人提供郊游以及候鳥式旅游服務。盡管舉步維艱,但該服務公司已開發了規范化的服務流程和日志,展開了連鎖經營的探索,延伸了養老服務的產業鏈。值得一提的是,愛老家園用於護理失能老人的床位數達到60%,遠高於一般養老院的護理床位比例,可見就近入托服務切實滿足了老年人的居家養老需求,社區和養老服務公司在合作中實現了雙贏。

(責編:朱書緣、趙晶)

相關專題
· 《求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