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向東:公益機構如何參與養老事業
向東
2013年04月01日10:09   來源:學習時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老齡服務事業。中國紅十字會按照“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的要求,積極參與到這項事業中來,努力探索公益機構參與養老事業的模式,取得一定成效。
   老齡服務事業亟待大力發展
  我國養老問題日益突出。根據國際組織的標准,自1999年我國老年人口超過總人口10%,正式進入老齡社會。老年人以每年 3.28%的速度增長,老年人養老問題日益突出。目前,城鄉空巢家庭超過50%,部分大中城市甚至達到70%。面對嚴峻的養老形勢,政府通過民政部門建立的敬老院、托老所,部分解決了中低收入家庭,特別是一些貧困孤寡老人的養老問題﹔高收入家庭的老人則可選擇入住經營性高檔老年公寓。但城市大部分收入相對較低的老人,卻面臨著養老無著的困境,養老服務供求失衡問題日益凸顯。
  老齡產業發展潛力巨大。養老產業具有產業鏈長、涉及領域廣、環境友好、健康可持續等特點,涉及看護護理、醫療康復、金融、旅游、文化等多個行業,老齡化程度的加劇使其發展前景可觀。據預測,2015年,我國老年人護理服務和生活照料的潛在市場規模超過 4500億元。到2020年和2030年,我國老年人產業規模為8萬億元和22萬億元,老年消費在總消費中佔比達6%和8%。然而,養老服務經驗和資質不足,是現階段養老產業發展中非常突出的問題。同時,社會養老服務供給嚴重不足,機構不規范,服務質量低,直接影響到老年人群體的生活質量。
  養老產業應遵循政事分開原則。養老服務是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建立健全的養老保障體系,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生活服務需要,需要解決老年人最基本的養和醫的問題,營造全社會敬老愛老的社會氛圍。這都需要大量資金和人員的投入,社會組織在其中大有可為。全國老齡辦副主任閻青春認為,養老服務的發展,急需政事分開、政社分離,應改革現行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吸引全社會更多的資源投入到養老服務建設中來。通過政事分離,政府和主管部門科學引導,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養老服務中的積極作用和創造性。
  發展養老服務事業符合國家政策支持方向。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嚴峻形勢,要在學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取得新進展,政府負有重要責任,但也不可大包大攬。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需要政府轉變職能,更好地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從政策導向上看,國家將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支持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政府補貼、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興辦養老服務業。紅十字會在老齡服務事業上的探索與實踐
  成立事業發展中心。2011年中國紅十字會事業發展中心成立。該中心堅持公益性原則,不斷創新機制,探索政府與市場相結合的運作模式,致力於養老、教育、文化、救助等公益事業。新機構成立后,將老齡工作作為事業中心的核心任務,充實人員,加強力量,成立專業團隊,還邀請專家授課,對相關問題進行專題調查研究。目前,已經興辦了“曜陽托老所”和“曜陽國際老年公寓”等機構,以滿足不同層面的老年人需求。同時,力求在實踐中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探索一條公益性服務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新興公益發展路子,初步實現了傳統的公益資金捐進捐出向公益資金保值增值的模式創新,變“輸血功能”為“造血功能”,不斷積累更多公益社會資金,為長期開展公益活動提供載體。
  建設多層次養老公寓。事業中心制定《曜陽養老事業發展綱要》,明確發展目標、合作模式和運營辦法。興辦的“曜陽托老所”,面向低收入家庭,著力解決居家養老辦不到,但又無條件到機構養老的老年人養老問題。以社區為依托,為空巢老人、獨居老人和子女無力照看老人,特別是失能老人提供日間照料、醫療保健、文化娛樂等服務。目前,借助政府購買服務、有關部門幫扶、愛心企業捐贈、志願團隊服務等各種社會力量,事業中心已在山東濟南、萊蕪、福建福州等地籌建試點。已經興辦的“曜陽國際老年公寓”則定位於夾層老年群體。“揚州曜陽”、“北京曜陽”、“富春江曜陽”三所老年公寓已正式運營,受到入住老年人歡迎和社會各界廣泛好評,也為紅十字會長期開展尊老敬老助老公益活動提供了平台。
  制定養老服務標准。養老服務缺乏科學統一的標准,限制了服務質量的提高和產業的健康發展。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副院長楊利霞在調研中發現,現有養老機構由民政系統或民間資金建設,多以“養老”為主,缺乏疾病防治能力。事業中心組織專業團隊力量,總結實踐經驗,研究制定“建設、服務、管理”三項標准。力求使老年公寓、托老所人性化,從外觀設計到內部結構、設施配置,符合國家有關標准和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力求突出人文關懷和醫療保健特點,對入住老人的各項服務細致入微﹔力求內部管理流程和方法明晰,使管理團隊各項工作有章可循,規范有序。
  積極建立與企業長效合作辦公益事業的機制。建設老年公寓需大量資金投入,調動社會各界支持是確保老齡服務事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揚州曜陽”利用社會各界定向捐贈資金和設備建設運行。其他兩所老年公寓則嘗試與愛心企業合作,由企業全部出資。北京曜陽和富春江曜陽一期工程分別與國企北京城建集團和江蘇民企合作建設。企業在投資建設成老年公寓后,又進一步將運營盈利部分再捐給養老事業。北京師范大學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認為,從發達國家公益領域經驗看,公益機構與企業合作是基本模式,也是中國公益事業未來發展方向。北歐丹麥,瑞典等國紅十字會籌資的重要渠道之一,就是長期合作的企業捐款,捐特定產品、智力成果和勞動服務,建立起與企業合作的有利於公益事業發展的長效機制。

(責編:萬鵬、朱書緣)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