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一種“多動症”式馬虎,昔時學者所論尤多。《韓非子蟐解老篇》道:“藏大器而數徙之,則多敗傷﹔烹小鮮而數撓之,則賊其澤。”《淮南子‥齊俗訓》說:“老子曰:‘治大國若烹小鮮’。為寬裕者,曰勿數撓,為刻削者,曰致其咸酸而已。”馬其昶則考証:“《詩》毛傳雲:‘烹魚煩則碎,治民煩則散,知烹魚則知治民。’義出《老子》。”(均引自《老子校釋》,中華書局版)說的無非是,小魚嬌嫩,你率意翻炒、多炒,亂來一氣,就會失其色香味形,糟透。
種種馬虎,合而觀之,就是一個不諳規則,甚至罔顧規則。凡事講個章法,無規矩不成方圓。事物固有的發展規律擺在那裡,你視若無睹,自說自話,去鬧別扭,去沖撞它,結果當然自討沒趣。
馬虎的反面,是認真。楊振寧和蘇步青,兩位大師曾經有過一場交談。前者問后者“為何戰后日本經濟發展如此迅速”,后者說了兩個字“認真”。楊振寧認為:“蘇步青教授這兩個字概括得非常正確。”一件事情的成功可以有許多因素,但其中必有一條“認真”﹔一件事情的失敗也可以有許多因素,但隻要有一條“不認真”也就足夠了。小而至於烹調一鍋小魚,胡亂炒來,竟至色香味形全無,吃虧就在不認真。大而至於治國理政,歷覽前賢國與家,行成於思毀於隨,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比比皆是,更要認認真真調研規律、兢兢業業遵循規律才是,豈容一點馬虎?
特別是我國當下處在社會轉型時期,情況復雜,矛盾交織。一方面是成績巨大,有目共睹﹔一方面又是問題叢生,既有長期努力但尚未化解的老問題,更有發展起來后不斷出現的新問題。不消說,難題須進一步改革以謀消解。可是,變革的深度推高了工作難度,用一句行話說就是“中國改革中較容易的領域已經完成,隻剩下需要攻堅的任務”。當此之際,怎樣平衡改革發展穩定三者關系,把握好度,恰到火候,無過無不及,最終達到造福而非滋擾民生?亟待我們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亟待我們具備“治大國如烹小鮮”的態度,從頂層到基層都投入嚴謹細致的調研謀劃﹔亟待我們掌握規律善引導,把問題和麻煩消滅在萌芽狀態,促成整個社會和諧共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