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養一大學生,農民要花十年收入
記者 李龍飛  康傳義 實習生  黃曉巍
2013年03月29日14:31   來源:陝西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2、家長的眼睛裡,多了許多茫然

  據省教育廳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統計,我省現有普通高等學校78所,本、專科在校學生96.47萬人。其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佔普通高校在校學生總數的30%。省屬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人數25.5萬人,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學生約佔10%左右,8.4萬多人。

  25.5萬人,這無疑是一個不可小視的數字。而從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開始,農村貧困大學生走過的道路卻不盡相同。

  22.5元,這個熱乎乎的數字讓楊煜堂銘記了幾十年。1977年,21歲的楊煜堂從耕種了4年的麥地走出,考入西安交通大學金屬熱處理專業。令他無比欣喜的是,學校不僅不收學費,而且鑒於他家庭經濟情況困難,給他每月發了20元的助學金,另有2.5元的伙食補助。這些錢,相當於城市職工近乎一個月的工資。“那時候的我們,對國家是多麼感激!生活無憂,一心為學。扎實的學習,成為后來工作永久的財富。”

  時至1999年,我國大學改變了原來的免費教育,開始收取學費,實行社會和國家聯合辦學,也就是從這一年起,大學開始擴招。但由於在改革的過程中,相關的輔助貧困大學生機制沒有完全形成,從而在近十年間就形成了農村大學生上學難、家長供養難的突出問題。

  2010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減少74萬人,隻有4個省份的報名人數沒有降低,近年來,大量農村高中生棄考大學的現象更加普遍。這不能不說是大學生費用支出負擔沉重的一種反映。

  公共教育經費投入不足,自1999年起全國各高校擴招,之后更興起了建設新校區的熱潮,高校在高速膨脹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債務,都會隨之轉嫁到學生和家長的身上。25年間學費一漲再漲,對貧困大學生,尤其是農村貧困大學生的壓力可想而知。

  問題何止於此。“以前家長供學生上學,眼睛裡滿是希望。現在眼睛裡卻多了許多茫然。”黨憲宗這樣說。彷徨、迷惘,成為他寫作《沉重的回報》過程中最大的感受,“讓苦難在自己身上終止,把希望留給孩子。通過上大學,改變家庭命運,這是大學生和家長共同的心願。而面對一年難似一年的就業形勢,許多大學生畢業之后找工作尚且不易,更談不上回報父母。”

(責編:趙晶、朱書緣)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