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體系需要著重考慮的現實問題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體系,落腳點是解決好民生問題。為此,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體系設計上,就需要著重考慮與民生關聯度高的一些現實問題,才能使這一制度體系在推動民生問題解決上更好發揮作用。
推動經濟跨越發展,使民生保障有雄厚的經濟支撐。經濟是基礎,隻有經濟快速發展、財力不斷增加,民生保障才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支撐,才能使人民過上更好生活。廣西是后發展欠發達地區,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貧困人口多,農村人口佔多數,因此,加快經濟發展對保障民生更具特殊意義。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促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做大做強工業經濟,進一步壯大經濟總量,增強經濟實力﹔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突出發展循環產業和綠色經濟,不斷提升農業生產綜合效益﹔積極構建現代服務產業和文化產業體系,努力推動現代服務業和文化產業跨越發展。突出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活力和動力,讓經濟發展成果更多地體現到改善民生上,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積極打造民生財政,新增財政向民生項目傾斜。財政是保障與改善民生的重要政策手段和財力保障,雄厚的財政實力對完善保障與改善民生至關重要。近年來,我區財政有了較大的增長,各級財政都自覺地將新增財力優先向民生項目傾斜,將新增財力集中用在與人民群眾生活直接相關的教育、社保、就業、醫療衛生、住房保障、公共安全以及社會文化等方面,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今后,在制度設計上,要以改善民生為導向,傾力打造“民生財政”,進一步加大財政對民生領域的投入力度,確保新增財政更多地投向民生領域,更多地讓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到經濟發展的成果。
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保障與改善民生,最重要的是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眼下,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一個問題是增加收入的問題,因此,要重點考慮如何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對廣西來說,最艱巨最核心的任務就是增加貧困人口的經濟收入。自治區提出,實施農民收入倍增計劃,加快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各地既要有促進農民增收的現實舉措,又要考慮如何為促進農民增收提供制度保障。此外,加大就業扶持力度,大力發展教育、衛生、科技、文化、體育、社會保障等社會公共事業,大力改善涉及教育、醫療、住房、環保、社會保障、勞動就業等方面的民生問題,讓一個個過硬的指標使幸福成為民眾的真實體驗。
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切實落實“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等民生問題。一要加快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社會保障覆蓋范圍,提高社會保障統籌層次,建立健全基本養老金、失業保險金正常調整機制,提高城鄉低保標准和補助標准。擴大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重點抓好非公有制企業、靈活就業人員和進城務工農民的參保工作。推進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探索建立失業、工傷保險的統籌制度等。二要建立完整的教育資助體系,保証每個孩子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在廣西,要重點關注三個群體的受教育問題:城鄉邊遠困難家庭的孩子、流動人口子女、殘疾兒童。三要推進醫療衛生服務改革,完善城鎮基本醫療保險、農村新農合制度,完善重大疾病保險救助制度,著力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四要實施“安居樂業”工程,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加快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農村危房改造步伐,使老百姓尤其是困難群體真正住有所居。((執筆:黃筱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