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和諧的價值觀
俗話說“一樣米養百樣人”,事實上,就是同一個人,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也全然不同,蘇軾不是早就說過:“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作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國,如何才能達到“和”的局面呢?答案是: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是中國古代哲學的智慧,早在春秋時期的《國語·鄭語》就已提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意思是隻有參差不齊,各不相同的東西,才能取長補短,產生新的事物,而完全相同的東西聚在一起,則隻能永遠停留於原有的狀態,不可能繼續發展。《國語·鄭語》還舉了例子來說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和,才能生成萬物,酸甜苦辣咸五種滋味相調,才能烹飪出美味,律呂、宮調等六種音律協奏,才能產生悅耳的音樂。孔子則進一步強調了在和的前提下,必須尊重不同,明確地提出了“和而不同”,正是對“和”這一理念的具體闡發。現實中,“和而不同”就是在大目標不沖突的前提下,承認差異,包容差異,乃至尊重差異,才能化解矛盾,共存共榮。
費孝通老先生在80壽辰聚會上,曾經意味深長地講了一段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是對“和而不同”的極好闡釋。因此,所謂“和諧社會”,應該是國強民富、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應該是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從某種角度看,也應該是“和而不同”的社會。
世界和平的國際觀
中華民族是一個熱愛和平的民族,歷來就有尚德不尚武的傳統,自古以來就以“協和萬邦”作為處理國際關系的總原則;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原則幫助不發達國家,以求共立共達;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與世界各國、各民族、各地區、各聯盟和平共處。這些都是中華民族奉獻給世界的精神遺產,中華民族至今仍然堅持以此作為對外關系的文化准則,世界各民族也應該珍惜這份寶貴的禮物。
堅持“協和萬邦”的原則,其目的是為了實現“和合萬國”,或者用《周易》上的話來說:“保合大和”是為了“萬國咸寧”,“天下和平”。而且,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認為,堅持“協和萬邦”原則,實現世界的普遍和平,是建設好國家,強國、富國的重要條件。伊川先生說:“萬邦協和,則所為必成矣。”也就是說,如果能維持一種良好的、和平的國與國的關系,統治者就有了建設國家、發展經濟、調整內部矛盾等各方面的大好時機和條件,隻要能正確把握好這些有利因素,慎重地處理好各種問題,所作所為就有了基礎,自然可以把事情辦好。
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有2000多個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能隻有一種模式、一種要求。文化應該是多元而又互補的,既碰撞又融合的。在這方面,“協和萬邦”的和諧文化可提供解決沖突、和平共處、互不干涉、共同發展的理論思想,可提供反對霸權主義的價值評判標准。使人類文明和文化在迎接新時代的挑戰中,相互吸取優長,融會貫通,綜合創新,共同創造21世紀人類的文化未來。
天人和合的宇宙觀
中華和合文化源遠流長,和、合二字都見之於甲骨文和金文。“和”的初義是聲音相應和諧;“合”的本義是上下唇的合攏。殷周之時,和與合是單一概念,尚未聯用。到了春秋時期,和合二字聯用並舉,首見於《管子》:“和合故能諧”,構成和合范疇。概而言之,所謂“和”,指和諧、和平、祥和;“合”指結合、融合、合作。而“天人和合”(也作天人合一),則是中國哲學對世界思想文化的巨大貢獻。
在中國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最基本的哲學理念,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周易·乾卦·文言》說:“‘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這裡講的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之后的孔子、子思、孟子都對天人合一的思想做了進一步的發掘。到了漢代,漢武帝獨尊儒術,董仲舒是當時儒家的代表,他明確地提出了“天人之際,合而為一”的思想。到了宋代,是中國所謂“理學”產生的時代,出了不少大儒。盡管學說在某一些方面也有所不同,但在“天人合一”方面,幾乎都是相同的。
當代著名思想家、東方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對和合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命題作了深入研究和新解,他解釋: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類;天人合一,就是天和人互相理解,結成友誼。他指出,“天人合一”這個代表中國古代哲學主要基調的思想,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含義異常深遠的思想,不僅是中國,而且亦是東方綜合思維模式的最高、最完整的體現。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但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們的家園正面臨森林銳減、物種瀕危、資源缺乏、河水污染等問題,無時無刻不在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環境和生態問題已經是我們面臨的最為嚴峻的挑戰。而這些卻是我們自己一手造成的,在經歷了痛苦與磨難,也嘗到了生態苦果后,我們在不斷走向文明的進程中,終於認識到了“天人和合”思想的寶貴。
(作者為文化學者、海南省政協委員、三亞市政協常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