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探路家庭農場——來自上海鬆江葉榭鎮的調查
2013年03月26日10:54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再過十年,誰來種地

伴隨“家庭農場熱”的是越來越多的“家庭農場主”應運而生。2012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首次出現了“職業農民”的字樣。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的關鍵詞——“家庭農場”,似乎讓文件中勾畫的“職業農民”變得更近了。

採訪中,幾位農場主和村裡的農副主任都說到了一個共同的問題。

“家庭農場的模式確實好,以前外來戶不規范種植、掠奪性生產的情況沒有了,保護了基本農田,改善了農業生態環境。現在,糧食生產效益直接關系到農戶收入,農民種糧積極性普遍高了,都想著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千方百計種足種好。”馬橋村農副主任張葉軍說,“但一個突出的問題是,現在的家庭農場經營者年齡偏大、文化程度較低,差不多都是五六十歲,三四十歲的太少了。”

張明歡也有同樣的感受:“看起來,家庭農場搞得紅紅火火,成了農業生產的主力軍。但其實已經處於青黃不接的狀態。再過十年,誰來種地,不能不提前考慮。”

2012年7月,經過為期一個多月的培訓,鬆江區葉榭鎮45名預備家庭農場學員拿到了結業証書,正式成為家庭農場預備人員。他們將有資格申請成為家庭農場戶。

鬆江區農委意識到,要使家庭農場長期保持活力,必須吸引年輕人到農場來。家庭農場主退出機制中規定:“(農場主)年滿60歲就要退出家庭農場經營活動。不得發生名義上由子女簽訂經營協議而實際上由享受退包補助金的老年人或他人代種、代管的行為。”

與此同時,通過開展家庭農場生產技能、農機操作、經營管理等各類培訓,提高農場戶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

去年,鬆江開始實行家庭農場職業資格証書,要求持証上崗,使家庭農場成為既種糧、又養豬,還會農機操作的自耕農,家庭農場生產成為一種專業勞動。

到今年年底,鬆江全區持有中高級証書的家庭農場主有望突破1000人,培育起一支懂管理、會經營、願投入、有熱情的年輕隊伍。

沈忠良建議,要吸納有技能的高素質農民到農場來,還得解決好他們的后顧之憂,“現在雖說夫妻倆種150畝地就能過上白領生活,但事實上做不到,沒有相應的養老保障和對未來的預期,很難讓農民真正成為一個有吸引力的職業。”

(記者 顏維琦 曹繼軍)

美國:美國家庭農場約佔各類農場總數的87%,政府堅持對農業的高補貼政策。

法國:法國農場的全部工作,都由農場以外的企業來承擔,使農場轉變為商品化生產。

加拿大:加拿大家庭農場的專業化很強,形成了不同的區位優勢,一些農場實現智能化,擠奶用機器人。

日本:政府鼓勵農民協作生產,促進農地的集中連片經營和共同基礎設施的建設。

澳大利亞:農場由一個家庭單元擁有和運作,家庭提供資金、管理人員和勞動力,每個人各有分工。

(責編:萬鵬、朱書緣)

相關專題
· 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解讀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