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麼是魅力的實質? 所謂魅力是指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它如同一塊擁有魔力的磁石,魅力能將所有人的目光、注意力甚至靈魂都吸引過去,從而造成深遠的影響。人類對魅力的探討已積累了一定的成果。西方古典管理理論的杰出代表亨利•法約爾將領導影響力劃分為權力性影響力和非權力性影響力。他說:“在一個領導人身上,人們應把屬於權力規定的影響力和由於自己的智慧、經驗、精神道德、指揮才能、所做的工作等決定的非權力性影響力區分開來。作為一個出色的領導人,非權力性影響力是權力性影響力的必要補充”。魅力從本質上講就是這種非權力影響力,它是領導者自身的非權力因素所產生的自然影響力,是由領導者的人格因素引起的、為被領導者認可、以內驅力的形式影響和改變被領導者心理與行為的一種力量。而權力性影響力是權力因素在組織和社會的作用下而產生的強制性影響,以外推力的形式發生作用,具有不可抗拒性、強迫性和外在性的特點。但權力性影響力與領導者的職位高低、權力大小密切相關,對人的心理與行為的激勵作用是有限的。非權力性影響力與權力性影響力相比,產生的基礎十分廣泛。它建立在被領導者對領導者的尊敬、依賴、欽佩、崇拜的基礎上,為被領導者自覺自願、心悅誠服的接受,不具有任何強制色彩和驅使感,所以常常能發揮權力性影響力所不能發揮的作用。德國著名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也重點研究了權力的來源,他把合法化理解為一種社會現象,基於某一社會基礎來考慮權力合法化是他對政治學的經典貢獻。他在理論分析中將人類存在的權力形態分為以確立已久的習俗和傳統為基礎的傳統型權威(traditional authority),以個體的人格力量,也就是人的超凡魅力為基礎的魅力型權威(charismatic authority)和與界定清晰的一套法律規則為基礎的法理型權威(legal-rational authority),在他的理論視野中魅力型權威是魅力的根本來源。研究領導科學理論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從領導發生理論(特質論)到領導形態理論(行為論)到領導生態理論(權變論),直至今天的柔性領導、願景領導、價值觀領導的盛行,領導學理論經歷了“祛魅”理論到“返魅”理論的發展路徑途徑,應該講,今天人們對領導力中的魅力問題越來越關注。結合當今中國現實,中國共產黨正從革命黨向執政黨轉變,從計劃經濟條件下的執政黨向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執政黨轉變,黨的歷史方位的轉變對黨的執政方式、領導方式以及黨的領導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黨的群眾工作實現傳統權力型運作向魅力型運作轉變已是重要趨勢。中國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載體,團的干部是黨的青年干部的重要組成。毫無疑問,共青團干部也應該自覺地以新的視角來審視自己肩上的使命與責任,以新的更高的標准來要求自己,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個人魅力,順應時代的轉變。
如何開展共青團干部魅力研究?當前,有關共青團干部魅力的研究較為缺乏。在經過前期科學論証及大量領導力及魅力文獻查閱之后,我們開展了大量的實証研究及質的研究。從2008年6月開始,在中央團校(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團研所的指導下,依托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團友會,我們在每年寒暑假期組織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的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回家鄉開展了“走進共青團,走近魅力團干部”主題調研活動。同學們回到自己家鄉各級團的組織,在地方團組織的幫助和推薦下,開展了大量的團干部個案調查。截至2010年7月,共組織了4批,共計414名同學走進了全國各地。同學們通過訪談、問卷調查與體驗式調研等各種研究方法,搜集到了來自社區、企業、學校、機關以及農村的共576名一線團干部的魅力素材,同時也搜集了不少黨政領導、團干部和基層青年群眾對共青團干部的魅力的認識與期望,撰寫了總字數達60多萬字的研究報告。2009年10月,在充分閱讀與消化同學們搜集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礎上,我們運用詞頻分析法,提取了影響團干部魅力的相關因素,並召開了共青團干部魅力影響因素研討會,對此進行充分的分析和論証。最后,我們鎖定了形象、語言、熱情、知識、興趣、時尚、溝通、能力、責任、真誠、遠見、尊重等12個影響團干部魅力的核心要素。隨后,我們就這12個魅力要素,分別組成了12個魅力研究小組,在魅力大使(團友會各魅力專題的研究帶頭人)的帶領下進行了進一步的細化研究,對照領導力研究主流理論完善理論框架,並在2010年寒假對這12個魅力要素進行了驗証性和補充性的調研,得到了廣大團干部的進一步認可,同時也進一步豐富了相關素材。2010年5月我們聯合中國共青團網召開了首屆共青團干部魅力論壇,對這些元素進行了進一步的研討,這些研究成果在本書中都有所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