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歷史會發現,歷朝歷代的許多變革,都有賴於政治家的勇氣。《史記》記載,當年秦孝公召集御前會議商議秦國的改革大計時,大臣甘龍和杜摯等紛紛反對變法,連“吾意已決”的秦孝公也彷徨起來。商鞅告訴孝公:“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見於未萌。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也就是說,愚蠢的人總是為眼前的狀況所束縛,隻有智者才能洞見形勢的先機。商鞅進一步得出結論:“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這話放到民權昌明的今天似乎有蔑視公眾之嫌,但在今天的中國,思想僵化或者身為既得利益集團之“眾”,這樣的情狀依然存在。
一代明君秦孝公聽懂了商君的勸諫,於是才有了改變中國歷史的那一場改革。而有“拗相公”之稱的改革家王安石,則面對阻力發出了改革的最強音:“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或許適合於昔日,流俗之言往往障目於眼前,唯有庄子所說“舉世而毀之而不加沮”的果敢堅毅之士方能成為改革家。有非常之人,方能成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方能成非常之功,這是古今中外歷史的普遍規律。
當前的改革還面臨不少深層次矛盾,一方面是社會矛盾的長期積累和日趨激化,以及普羅大眾對於改革深化的翹首期待,另一方面則是改革動力有衰竭之勢,這才是改革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有人甚至力圖將眼前的一切理想化和固化,似乎迫在眉睫的問題根本就不存在一樣,因為維持現狀對於他們是最有利的。
改革開放幾十年,中國逐步走上了市場經濟之路,但是,始終沒有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市場經濟並沒有完全進入法治的軌道。由於市場經濟是以利益為導向的經濟,一旦脫離了法治的約束,它就可能將一切都裹脅進利己主義的冰水之中。同樣,沒有了法治,政府的權力將如脫缰野馬,一切有關改革的美好期許,都會變得不切實際。
改革似乎是千頭萬緒而又矛盾重重,面臨著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困局。但是,“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后則近道矣”,既然一切矛盾都源於憲政法治的闕如,隻有法治憲政的建設才有綱舉目張之效。新一屆中央領導人一再強調依法治國,“忠誠於憲法,忠誠於人民”,希望有膽識有勇氣的改革家們,以此為基石,推動“未有之大變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