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強
2013年03月21日08: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政府“有形的手”和“無形的手”關系到治理路徑。公益慈善作為一項社會治理內容,政府的參與方式也直接影響到效果。自上而下的“大政府”動員型運作模式,與公益慈善本身蘊含的自下而上的社會自主性和公民參與性有著一定的沖突。
在這種情況下,政府並不是不可作為,而是要轉變治理方式,即從有形的手向無形的手轉變,營造環境、搭建平台。不能大包大攬,以行政管理方式來硬性計劃公益慈善領域工作,用政治動員的方式組織民眾被動參與。軟實力理論的創建者哈佛大學約瑟夫·奈教授和筆者交流時指出,西方發達國家呈現的軟實力更多地來源於社會層面的創新活力,而不是政府的計劃管理。
縱觀全球,社會企業、社會金融等公益慈善創新工作在公共治理邊界和路徑方面不斷突破傳統認知框架,我們需要的可能不是一個簡單、僵化的“角色”定位,而是一個政府、企業和社會三部門互動參與式、強調能促性的公共治理精神和氛圍。
保証政府在公益慈善領域中更加有所作為,首先需要立法先行,加快慈善立法,加強底線建設。其次,推進社會組織體制改革,進一步破除政策障礙,從簡單准入式監管轉向服務內容上的監管,激發社會活力,讓各類社會組織成為公益慈善工作的主角。最后還需完善公共財政體系,加大政府公共服務外包的標准化,通過財政補貼、購買服務和稅收優惠等一系列政策工具充分發揮撬動社會資源的杠杆作用。當然,這裡也涉及到一個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即建立可操作的社會效應評估體系,以保証公共資源得以有效配置。
(作者為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副院長)
上一頁 |
相關專題 |
· 聚焦國務院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