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英雄?是非成敗盡成空
從三國起,到北周大象二年終,鄴城興盛了近四百年。是非成敗轉成空,在那個風起雲涌的時代,烽煙滾滾、刀兵四起,匈奴、鮮卑、羯、氐、羌爭相彎弓射雕、走馬逐鹿。為鄴城而生的那些驍勇將士、公侯帝王,你方唱罷我登場,輪番亮相。曹操、石虎、冉閔、慕容垂、高歡、蘭陵王,歷史的浪花淘盡了這些叱咤風雲的英雄,唯留下青山綠水、黃沙白草。今天的鄴城,仍可見三台、潛伏城門、塔基、講武城、曹操墓。回首往昔,大齊宰相祖珽感嘆:“昔日驅回馬,謁命長楊宮……今來向漳浦,素蓋轉悲風。榮華與歌笑,萬事盡成空。”
王粲的《從軍詩》這樣描述魏國的軍隊:“朝發鄴都橋,暮濟白馬津……連舫逾萬艘,帶甲千萬人。”曹操的鄴城,除了仗劍講武,還煮酒習文。《典論》中的曹丕說:“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事功和立言,成就了兩種不同的人生追求。建安邸、東山池、漳河畔、西山下、南館中、西苑裡、三台上,余音不盡的和曲賦詩,伴著箜篌悠遠、塤聲幽咽,充溢在鄴城微醺的空氣中。那發出激越驢鳴的中郎將,那吟唱悲涼婉轉“胡笳十八拍”的蔡琰,那《洛神賦》中御風而行的神女“甄宓”,對弈高歌、煮酒論劍,任性而為的快意洒脫……鄴城呈現的那道文學風景,屹立於中國文學史上,成就了一座座裡程碑式的巔峰。以三曹、七子為中心的文學一輩,“骨氣奇高,辭採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他們大多豪爽任俠,不拘世事,卻被建安末突至的瘟疫擊垮,幸風骨為兩晉所承續。“鄴下風流在晉多,壯懷猶見缺壺歌。”再后南朝人也自認:今之清商,實由銅雀,三祖風流,遺音盈耳。
亦文亦武的鄴城,經歷了真實的冷兵器戰爭,數次攻城、灌城、屠城、焚城。史載英雄石虎擄掠婦女隨軍,兼以充作軍糧,慘烈至極。游牧民族的剽悍尚武和漢民族的儒雅平和相碰撞,激蕩出蓬勃生機。經過這血與火的洗禮,破繭成蝶終至天下大同,為隋唐盛世的輝煌奠定了厚重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