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中央黨校副校長: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富強觀
中央黨校副校長 張伯裡
2013年03月12日09:18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努力實現富強中國夢

我們在富強之路上已經奠定了深厚基礎。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穩定地走在發展富強之路上,使中國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我國的社會生產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邁上一個大台階,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會保障水平邁上一個大台階,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國際影響力邁上一個大台階。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二大貿易國、第二大外商投資吸收國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2012年的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總量的份額已提高到約11%,貿易進出口額佔世界貿易總額的比重已提高到約12%。我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平均貢獻率超過20%,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和推動力量。

可以說,我們在社會主義的富強之路上已經取得的歷史性成就,使得我們的實力更強、基礎更牢、優勢更大、起點更高,這為我們在新的階段持續發展、繁榮富強創造了良好條件,打下了堅實基礎。

實現富強中國夢從未像現在這樣如此接近。我們現在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致力於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奮斗目標,實際上也就是實現“富強中國夢”的奮斗目標。這個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多少人做過的、卻又是一個無法實現的幻滅的富強夢,隨著新中國的成立、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而開始走向實現。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過的,“這種幼稚的夢的幻滅,正是中國富強的起點”。而在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的今天,實現富強中國夢從未有過像現在這樣如此接近。在現在這個十年結束的時候,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屆時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人民更加富裕、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屆時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工業化基本實現,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鎮化質量明顯提高,農業現代化成效顯著,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屆時我國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強國建設基礎更加堅實,進入人才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行列,教育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和諧穩定,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屆時我國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開創新局面,基本實現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雙重歷史任務和目標。

這些富民強國、富國強軍的目標,是國家的戰略目標,也是與國人息息相關的目標,每個中國人的利益、地位和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富強緊密相連。富強中國夢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和責任,隻有依靠全體中國人民共同努力,才能實現富強目標、實現富強中國夢。

發展是實現富強中國夢的必由之路。發展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鄧小平理論的一個重要論斷是“發展是硬道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之首是“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強調的都是發展﹔我們現在致力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富強中國夢,關鍵還是靠發展。惟有發展、科學發展,才能富民強國。

我們要通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富民強國。我們要通過以改革開放為動力的發展,富民強國。我們要通過轉變方式、調整結構的發展,富民強國。我們要通過以人為本的發展,富民強國。我們要通過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富民強國。我們要通過統籌兼顧的發展,富民強國。我們要通過公平正義、共同富裕的和諧發展,富民強國。我們要通過和平發展,富民強國。正如習近平同志2013年1月2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時所指出的,“我們一定要抓住機遇,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使國家更加富強,使人民更加富裕,依靠不斷發展起來的力量更好地走和平發展道路。”

(作者系中央黨校副校長)

(責編:萬鵬、朱書緣)

相關專題
· 十八大報告解讀專題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