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全面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探索實踐
唐洲雁
2013年02月06日15:46   來源:甘肅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1月5日,習近平同志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對我們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和偉大實踐,進行了系統而深刻的闡述。講話指出,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有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兩個歷史時期,這是兩個相互聯系又有重大區別的時期,但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

如何正確認識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這兩個不同歷史時期,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相互聯系和重大區別,對於進一步增強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至關重要。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新中國已經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並進行了20多年建設的基礎上開創的”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雖然是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開創的,但並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它是在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國、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以及艱辛探索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取得寶貴經驗的基礎上開創出來的。

新中國的誕生,廢除了100余年來外國侵略者強迫中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和他們在中國攫取的種種特權,結束了舊中國長期受外國列強欺凌的歷史,真正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立。中國人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尊嚴,從此揚眉吐氣,以嶄新的姿態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獨立,這是中華民族開始走向復興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中國人民追求強國夢想的一個歷史起點。

毛澤東同志領導創建的新中國,它的政治屬性突出地表現為“人民性”。它叫人民共和國,是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它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証了廣大人民管理國家、社會事務的權力﹔它實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有利於廣泛吸收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參政議政,結成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它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少數民族享有充分的自治權力,有利於維護各民族的大團結和國家的統一。這三項基本政治制度,共同奠定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制度基礎,也奠定了黨領導人民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政治前提。

如果說一個國家現代化的核心問題是政治領導,那麼選擇什麼樣的社會制度,則是它追求現代化的決定性因素。制度選擇的結果,直接決定著現代化建設道路的成敗與否。

新中國選擇的是一條“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道路,目標是“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國民經濟恢復任務完成以后,它就及時採取和平、漸進的方式,通過對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由於這個制度代表了新中國的前途和未來,凝聚了億萬民眾的社會理想和精神信念,而且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促進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的優越性,從而催生了萬眾一心、風雨同舟的前進動力,形成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制度保障。對於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來說,通過走社會主義道路來實現現代化,這是最好的選擇,也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實現現代化,關鍵還是要找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經濟建設道路。1956年社會主義制度確立以后,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圍繞著中國式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進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的國民經濟建設總方針,制定了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長遠目標,形成了“兩步走”的發展戰略,初步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這不僅使中國在贏得政治獨立之后又贏得了經濟獨立,而且為中國以后的發展進步奠定了一定的物質技術基礎。

都說萬事開頭難,由於沒有先例可循,改革開放以前的探索,出現了許多的曲折,甚至發生過重大的失誤,社會主義事業始終隻能在摸索中前進。對此,黨的十八大有一個評價:“在探索過程中,雖然經歷了嚴重曲折,但黨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的獨創性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准備、物質基礎。”正因為如此,我們一方面要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開創的”﹔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它是“在新中國已經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並進行了20多年建設的基礎上開創的”。

(責編:張湘憶、趙晶)

相關專題
·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 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