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民間調查顯示,廣州已有三四千個老地名在城市變遷中流失了。文史專家黃淼章呼吁,盡快開展老地名普查,建立老地名名錄,出台保護老地名細則,以拯救羊城的歷史記憶。上海市政協委員姚卓勻痛惜,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大拆大建,使得不少老地名已不復存在,“這些老地名可都蘊含著上海的歷史軌跡和文化傳承。”
有的地名“老”了,鏟土機轟鳴,不容商量將其“葬送”﹔有的地名“舊”了,往往被視為“不吉利”而被迫“下崗”﹔有的地名一“誕生”,就扮演著“狐假虎威”的故事……
地名,變得傷痕累累。
“某些傳統地名,甚至就是一部長篇小說”
攝影家張祖道今年91歲高齡了,他畢業於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曾是一名記者,喜歡在北京城區轉悠,有些地名深深地印刻在了他的腦海裡。例如,在北京西四附近,有一條趙登禹路,那是紀念盧溝橋保衛戰中壯烈殉國的民族英雄趙登禹。另外,宣武門內有一條佟麟閣路,也是為了紀念抗日將領佟麟閣。張祖道說:“這些地名都是鮮活的歷史,很沉重,在告訴我們歷史並沒有走遠。”
聯合國地名標准化會議曾經明確提出:“地名是民族文化遺產。”在青年作家付秀瑩看來,地名不僅僅是地理學意義上的符號,更包含了豐富的文化、歷史、政治、經濟等內涵,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她表示:“有時候,毫不夸張地說,某些傳統地名,甚至就是一部長篇小說。”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所長許啟大曾和同事一道撰文指出,地名隨著人類語言的產生而產生,伴隨人類社會的發展不斷豐富、完善。人們不僅將自己的美好願望融入地名中,而且將自然景觀、人文特色等以地名的形式鐫刻進歷史記憶中。他表示,我國的少數民族文化也通過地名得以傳承、發揚。例如,看到“納木錯”、“扎加藏布”、“娘曲”就知道是藏語地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