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欠發達地區農村怎麼辦養老院?河北肥鄉答案獨特

觀察中國·農村養老路在何方①:多方互助,“窮法子”也能養老

人民網記者  楊  柳

2013年02月04日08:3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為三裡堤村的互助幸福院。
  本報記者 楊 柳攝

  臨近春節,外出務工的中青年人紛紛回鄉,農村留守老人重溫天倫。但平日裡,這些老人誰來照顧?我國農村目前的空心化對傳統的家庭養老是一個巨大挑戰。

  至2011年末,我國農村老人空巢率已達到38.3%,上升速度快過城市。但農村不比城市,農民的經濟實力有限,農村養老保險水平又偏低,專業的養老機構和照料人員,對農村來說長時間內仍會是稀缺品。因此,農村需要一個當前財政和農民都負擔得起、又有成長空間的社會化養老方案。

  即日起,本版推出《農村養老 路在何方》系列報道,探討農村養老漸進式改進的可能性,敬請關注。

  ——編  者  

  

  首期聚焦:在河北省邯鄲市肥鄉縣,一種新型的互助養老正在逐步推行。這是介於專業化社會養老與家庭養老之間的一種方式,也兼顧了家庭、集體和政府之間的責任。近日,本報記者前往肥鄉,觀察這種農村養老解決方案是否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幸福院裡,老人過得怎樣?

  年輕點的照顧年長點的,得了急病能及時救治

  1月下旬,河北還是冬意襲人。記者走進肥鄉縣前屯村互助幸福院,這個用兩間廢棄教室改建的院子,正是肥鄉互助養老模式的發源地。

  院內有健身器材、儲藏室,院外有菜園子,老人住的地方是由教室的一半隔成的小隔間,兩個老人一間﹔教室的另一半作為公共區域,有沙發,有電視﹔教室隔壁是廚房和餐廳。

  互助幸福院的“發明者”、前屯村黨支部書記蔡清洋介紹,互助幸福院是2008年村委會籌資建成的,60歲以上、生活能夠自理、沒有傳染病的單身老人,隻需兒女申請、本人同意,簽訂協議后即可免費入住。五保戶和特困戶由本人申請,村委會研究同意后也可免費入住。

  “那段時間,村裡先后3個老人死在家裡,好幾天沒人知道。許多老人都患有慢性病,子女不在身邊,有了急病就很危險。一次有個老人晚上發病,熬到天亮才自己爬到村衛生所求助。”蔡清洋說,村兩委決心建個養老院,讓子女無法照顧的獨居老人集中居住,隻需自帶被褥和米面油,其他的都不用花錢,生病了能及時通知子女和醫生。“互助幸福院的突出特點是互助服務。年輕點的照顧年長點的,身體好點的照顧身體弱點的,解除了老人們急病無人管的最大隱憂。”

  住在這裡的張希鳳老人說,有一次,92歲的張王氏半夜起來方便,不小心跌倒在地,同屋居住的姐妹趕緊把她扶到床上,又打了急救電話。因為搶救及時,老人脫離了危險。

  今年80歲的張希鳳是互助幸福院的常務副院長,誰值日、誰做飯這些事全由她統籌,“像燒水、拖地這種事,腿腳不靈便的就不方便做﹔口味相近的,還能搭伙做飯,省不少事。”

  “互助幸福院產生了很多附加效益。”蔡清洋說,“比如,解決了老人精神孤寂的問題,我們經常一起包餃子、扭秧歌、下象棋,老人們挺樂呵,還避免了與子女長期生活產生的摩擦、糾紛。”

  肥鄉縣民政局副局長楊明剛說,互助幸福院改造利用的是農村閑置資產,符合農村經濟狀況﹔幸福院一般建在本村,既符合農村老人戀土守家的心理,也方便兒女探望。

下一頁
(責編:萬鵬、朱書緣)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