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姚桓:以多重視角解讀“三個自信”
2013年01月29日13:39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回顧歷史:黑暗中摸索、曲折探索、成熟自信、走向自強繁榮,是近現代中國人探索民族復興的曲折歷程

鴉片戰爭打破中國人“天朝第一”的 夢幻后,先進的中國人為救國救民而學習西方,先生欺負學生的事實,讓學西方的美夢破滅。毛澤東說,謝謝馬克思、恩格斯、列寧,他們給了我們武器,不是機關槍,而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十月革命影響下,中國先進分子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成立中國共產黨,從此中國人爭取獨立 解放的斗爭從黑暗中摸索走上曲折探索道路。在共產黨領導下,經歷過民主革命的兩次勝利、兩次失敗,在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於是,“資產階級共和國讓位給人民共和國。這樣就造成了一種可能性:經過人民共和國到達社會主義”(毛澤東語)。然而,中國近代面臨著兩大歷史任務,反對帝國主義和 封建統治,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擺脫貧窮落后,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新中國成立標志著第一個歷史任務的完成,也是完成第二個歷史任務的開端。在中國這樣落后的東方大國,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沒有現成答案,這注定了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同樣要經歷曲折。50年代的探索開了好頭,以后由於缺乏經驗,更由於指導思想的失誤,對馬克思主義教條化理解、照搬外國模式、急於求成、階級斗爭擴大化等錯誤日益發展,終於導致“文革”災難。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以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為先導,中共在認識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上不斷突破。鄧小平在十二大上第一次明確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十三大確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路線﹔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十六大宣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十七大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概括為“一條道路”和“一個理論體系”。30年來,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實踐探索和理論創新同時進行、互相推動:道路的開辟促進了解放思想,新理論的誕生又為道路提供論証。而理論成果和實踐成就又以制度化形式固定下來。2012年十八大把 道路、理論、制度統一起來,宣布,全黨應該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通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達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三個自信”表明,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途徑的道路、作為指導道路的理論和作為根本保障的制度已經成熟,並在全黨認識上達成共識。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也是認識不斷升華的結果,體現了“歷史與邏輯”的統一。

(責編:趙晶、秦華)

相關專題
· 十八大報告解讀專題
· 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 姚桓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