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曾進行了幾次較為集中的行政體制改革,主要內容是轉變政府的管理職能,精簡政府部門的規模,優化政府部門的結構,提升政府部門的管理能力。這幾次行政體制改革構成了一個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相互銜接的漸進過程,大體呈現以下發展趨勢:一是從以精簡機構人員為重點轉向以科學配置政府職能為核心,二是從主導經濟發展轉向注重社會管理,三是從管制轉向服務,四是從結構調整轉向機制建構。
行政體制改革的總體發展趨勢是與我國改革開放后的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的,但毋庸諱言,我國現行的行政體制仍然存在諸多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地方,有些方面的問題還比較突出:一是隨著發展進入關鍵時期,改革步入攻堅階段,改革對整體性和配套性的要求越來越高,但以往歷次改革對經濟體制改革的促進比較明顯,而與政治體制改革的銜接卻有待加強。二是人民群眾對公共服務的需求越來越高,但政府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能力不足,公共財政體制尚未完全建立,支出結構不合理,這與人民群眾的期盼和實際需要還不適應。三是依法治國進程的推進對政府管理科學化、法治化、責任化和透明化的要求日益迫切,但傳統的政府管理思維、方法和手段仍然影響很大,有效的行政權力運行機制、責任機制和監督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行為失范、權力失控的現象還在一定范圍存在。四是政府管理科學化、法治化必然要求優化政府結構,但政府結構仍不盡合理,中央與地方之間、地方各級政府之間以及同級政府部門之間權限劃分不清,職權與責任、事權與財權不相匹配。五是科學發展對廣大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一些干部領導科學發展能力不強,綜合素質不高,官僚主義嚴重,甚至消極腐敗。所有這些,都是行政體制改革必須給予關注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