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要樹立制度、道路、理論的自信,在這其中,樹立經濟理論的自信有著突出的意義。
(一)
中國近現代史以來,特別是自鴉片戰爭起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以后,在相當長的時期中缺乏理論上的自信。包括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法學、哲學、史學、文學等多學科在內的整個人文社會科學在內,都在不同程度上缺乏理論上的自信,這種理論上自信的缺乏,當然是源於中國近現代史以來相當長的時期中發展上的落后,這種發展上的落后與缺乏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交織在一起,形成了缺乏理論自信的傳統。
就經濟學而言,作為學科意義上的經濟學(而不是作為孤立的經濟思想)在中國出現,應當是在20世紀初期的事情,並且在嚴格意義上說是從國外進入的舶來品(盡管中國歷史上也有許多學者和思想家提出了許多深刻而又豐富的經濟思想,但不成其為系統的經濟學)。積貧積弱的社會經濟本身是難以產生真正的經濟學理論的,而為拯救這落后的經濟,人們自然會從先進的社會經濟國度引進經濟學的理論,把先進國家的現狀作為我們的追趕目標,把先進國家的制度和道路作為我們實現追趕目標的基本路徑,進而也就把產生於西方工業社會的經濟學理論作為指導我們的科學加以引進。在那個年代,嚴復先生翻譯了斯密的《國富論》,意味著西方古典經濟學開始進入中國,陳啟修、郭大力、王亞南先生等翻譯馬克思的《資本論》,揭開了馬克思經濟學在中國傳播的帷幕,當時中國的著名大學也都先后設立了經濟學系,如北京大學1912年將京師大學堂原有的經濟學門改為經濟學系,按照現代經濟學科的標准來構造教學體系,南開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等許多所著名大學,也都在上世紀20年代陸續設立了經濟學系。查閱當時各大學經濟學系所開設的課程,可以看出,基本上是按照西方工業化國家大學的課程結構復制的,沿襲著西方正統經濟學的學科傳統和理論傳統,在這些著名大學經濟學系中執教的主要先生,也多為從西方英美日德法等國留學回國的學子。盡管在那時的經濟思想傳播方面,也有關於馬克思經濟思想的聲音,如《資本論》的翻譯和在大學的講授,李大釗等人對馬克思思想包括經濟思想的早期傳播等等,但即使是馬克思的經濟思想同樣是從國外引進的,也並非源自中國歷史實踐,況且,在當時,馬克思經濟學在中國的經濟學教學和傳播中遠遠未佔主體地位,是作為異端被排斥的,佔主流的是西方資產階級正統的經濟學,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新中國成立后的上世紀50年代初。
自1952年我國高校院系調整起,我國經濟學的學科建設和教學體系構造,開始納入前蘇聯的軌道,西方資產階級正統經濟學從我國大學經濟學的教學體系及我國經濟學學術研究領域幾乎消失了,除個別學校被特別批准保留了一點關於西方經濟學的師資和研究力量外(如當時的北大經濟系的外國經濟思想史<含當代西方經濟學>和武漢大學的西方經濟學研究等)基本上都予以取消了,即使少有保留的也被冠以“當代資產階級經濟學批判”的名稱,難以對其開展客觀的學術研究,更不允許其佔據大學的講壇,取而代之的是經過蘇聯改造解釋過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並據此構建了新的正統的經濟學教學課程體系,這種經濟學向前蘇聯式(斯大林式)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全面依附,根本原因並不在於我們認識到了馬克思經濟學的科學性進而產生的學術凝聚力,而在於我們把當時的蘇聯社會主義社會作為先進的制度,把蘇聯實現工業化發展的模式視為正確的道路,把蘇聯社會經濟發展的現實作為我們追趕的目標,這就不能不產生經濟理論上的依賴。以僵化的教條對待馬克思經濟學,本身就是缺乏理論自信的結果。
可以說,在20世紀的半個多世紀裡,經濟學在中國先后沿襲著兩個傳統,先是依附於西方資產階級正統經濟學的學術傳統和學科體系,后是依附於斯大林式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學術傳統和學科體系,但都沒有我們自己的理論自覺和自信。與蘇聯決裂的毛澤東以極大的熱情和艱辛,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進行著探索,力圖創造出中國建設的制度、道路、理論,但並不成功,尤其是長期被忽視而又十分落后的經濟發展現實,使其建設中國的經濟思想的探索難具說服力,留下來的不是系統的經濟學科學理論,而是(或許也缺乏深入研究基礎上的)對不同經濟觀點的批判和否定,在封閉基礎上形成的這種理論上的極端自尊,本質上也是缺乏自信的一種表現(妄自自尊和自卑是同一硬幣的兩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