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連日來,全國多地遭遇霧霾天氣,PM2.5值頻頻“爆表”。中央氣象台連續三天發布霧霾最高預警,各地各部門正在採取多方措施積極應對。有網友吐槽“厚德載霧,自強不吸”,有專家指出人為排放是造成灰霾的主因。
  然而,無論調侃還是分析,霧霾侵襲的確暴露出我國在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再次警示政府要加快轉變傳統治理思維,多做一些有前瞻性的規劃工作,少一些被現實逼出來的倉促政策﹔企業要推進清潔生產,減少有污染氣體的排放﹔個人要盡可能綠色出行,理性消費,減少“環境負荷”。
  “美麗中國”、“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首次寫入了黨的十八大報告。報告還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既然“同呼吸”,還需“共擔當”。美麗中國如何突圍,走出霧霾,這仍有賴於我們每一個公民的實際行動。

17省區市霧霾肆虐 "美麗中國"16號再現

    過去一周,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出現持續低能見度的霧霾天氣。中央氣象台預計,我國中東部地區霧霾天氣仍將持續,其中華北平原地區、黃淮、江淮、江漢、江南及華南北部、西南地區東部的等地仍會出現能見度不足1000米的霧,部分地區能見度不足200米﹔華北南部和東部、黃淮、江淮、江漢、江南中西部以及廣東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仍將有霾出現。16日起,受冷空氣影響,中東部地區霧霾天氣將自北向南明顯減弱。【詳細】

 

PM2.5是近日空氣首要污染物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PM2.5粒徑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

  霾預警信號分黃色、橙色兩級,橙色是霾預警信號的最高等級,指6小時內可能出現能見度小於2000米的霾,或者已經出現能見度小於2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續。
  霾與霧有什麼區別? 
  主要在於水分含量的大小。水分含量達到90%以上的叫霧,水分含量低於80%的叫霾。80%到90%之間的,是霧和霾的混合物,也可稱為霧霾天氣。
  霧霾天,怎麼應對才科學? 
  增強肺部排除異物的功能,可以多吃些銀耳、冰糖、蓮子、藕片等食物。建議不要打開窗戶。
  外出最好戴口罩 開車一定要慢行 
  在重度污染的天氣裡,容易誘發高血壓、冠心病、呼吸道系統疾病等。建議減少外出。[詳細]
 

人為排放是造成灰霾的主因

  PM2.5究竟從哪裡來?唐孝炎分析說,花粉、海浪泡沫、土壤微粒等是PM2.5的天然來源,不過,目前我國大氣中的細顆粒物主要來自於工業、交通、電力等生產和生活,即以人為排放為主。北京大學的科研人員在珠三角地區做了長達10多年的大氣污染物研究,他們發現,以沒有重工業的深圳市為例,空氣中的PM2.5主要來源依次是:機動車尾氣、燃油、餐飲油煙、建筑塵和煤煙等。【詳細】

  “污染物排放量大是造成北京市此次空氣嚴重污染的根本原因。”北京市環保局聯合相關委辦局召開新聞通報會,介紹《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方案》實施情況,並分析說明了北京市空氣質量1月10日到13日連續4天污染級別維持在重度和嚴重污染水平的原因。 【詳細】


·十面“霾”伏 亟須從“吐槽”走向行動 ·人民日報:再現藍天 不能隻靠“應急”

·光明日報:治理污染需要每個公民擔當 ·經濟日報快論:同呼吸 共擔當


 
 

霧霾天氣警示城市發展之憂

北京東三環CBD周邊的建筑籠罩在濃霧中
北京東三環CBD周邊的建筑籠罩在濃霧中

  霧是自然,霾是人為 持續的霧霾其實是工業文明對自然損害程度的直觀展示,是對人類將承擔的污染后果的現身說法。恩格斯一百多年來被引用最多的論斷之一,就是警告人類不要過分陶醉於對自然界的勝利,因為每一次勝利都會遭到自然的報復。【詳細】

  比霧霾更讓人窒息的是應對乏力 讓人窒息的臟空氣毒空氣,逼著中國人思考粗放式的發展和自私的現代文明帶來的惡果。中國人不僅正面臨著“一邊開寶馬一邊喝污水”的悲慘式發展,也面臨著“一邊住別墅一邊被熏死”的危機。 【詳細】

  空氣大面積嚴重污染挑戰傳統治理思維 鑒於PM2.5來源廣和區域間相互影響大兩個特性,環保部門給出的減排方案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治理必須廣覆蓋,涉及PM2.5躲藏的燃煤、機動車、火電等多個領域,另一個是必須以區域為單位聯合作戰。【詳細】

 

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催生世界上第一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

  1952年12月5-8日,一場災難降臨了英國倫敦。由於大氣中的污染物不斷積蓄,不能擴散,許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難,眼睛刺痛,流淚不止。僅僅4天時間,死亡人數就達4000多人。兩個月后,又有8000多人陸續喪生。就連當時舉辦的一場盛大的得獎牛展覽中的350頭牛也慘遭劫難。一頭牛當場死亡,52頭嚴重中毒,其中14頭奄奄待斃。這就是駭人聽聞的“倫敦煙霧事件”。【詳細】

  英國人開始反思空氣污染造成的苦果,並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清潔空氣法》的出台。1968年以后,英國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氣污染防控法案。1995年起,英國又制定了國家空氣質量戰略,規定各個城市都要進行空氣質量的評價與回顧。英國民眾也可以通過網絡查詢每日空氣質量的發布情況。歐盟要求其成員國2012年空氣不達標的天數不能超過35天,不然將面臨4.5億美元的巨額罰款。【詳細】


世界著名空氣污染事件盤點:倫敦大霧曾致萬人死
世界著名空氣污染事件盤點:倫敦大霧曾致萬人死
 

治理霧霾 各國有高招

2012年11月7日,印度新德裡空氣污染嚴重,形成霧霾天氣。
2012年11月7日,印度新德裡空氣污染嚴重,形成霧霾天氣。

  長期以來,西方國家在治理“霧霾”方面採取了許多應對措施,積累了值得借鑒的經驗。
  美國重點限制機動車及電廠排污 國環保署已經針對發電站、汽車等微小顆粒物排放源發布了規范和指導,其中包括對公共汽車和輕型卡車使用清潔能源,減少排放﹔對柴油發動機執行多層次的廢氣排放標准。
  歐洲對排污嚴重汽車征稅 上世紀80年代,交通污染變成倫敦空氣質量的首要威脅。對此,政府先后採取了一系列治理,包括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抑制私家車發展,以及減少汽車尾氣排放等。意大利米蘭市對污染最嚴重汽車征稅,工作日7時至19時,污染嚴重的汽車必須繳納2至10歐元稅才能進入市區。
  日本中央地方攜手治理 日本環境省制定PM2.5標准與一場官司密不可分。633名1996年至2006年間東京大氣污染公害受害者向日本政府、東京都政府、首都高速道路公團以及豐田汽車等8家汽車公司提起訴訟。【詳細】

 

努力建設美麗中國 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捍衛“底線”生存權 民生工作要守住底線,生存更需要守住底線。干淨的水、清新的空氣,就應該是這樣的底線,因為生命的存在離不開水和空氣,生存的質量離不開干淨的水和清新的空氣。【詳細】

  破壞型增長模式必須徹底改變 這一場災害性的大氣污染敲響了警鐘。繼續走高能耗、高污染的發展經濟道路,隻會窒息我們的前景,最終無法實現富國強民的理想。【詳細】

  “環境群體事件”的警示 須保障公眾決策參與權 將“公益訴訟、戰略環評、公眾參與、環境權益、排污許可、市場手段等實踐成果和國際經驗”納入環保法。【詳細】

  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 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詳細】


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