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以新型城鎮化引領區域協調發展
周 毅 羅 英
2013年01月06日09:54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資料圖片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必須以改善需求結構、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城鎮化為重點,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新型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以新型城鎮化引領區域協調發展是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必由之路。當前,我們正處於改革攻堅階段,有必要堅持解放思想、求真務實,更好地抓住推進新型城鎮化和統籌城鄉發展機遇,積極探索和引領區域協調發展。

新型城鎮化的戰略意義

新型城鎮化,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以人為本和生態文明的理念與原則,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全面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城鄉一體,區域協調發展,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中國的城鎮化被認為是21世紀出現的影響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兩件大事之一。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顯增加了有關城鎮化的內容,顯著提升了城鎮化的地位和作用,明確了新型城鎮化的概念和發展方略。從“城市化”、“城鎮化”到“有中國特色的新型城鎮化”,折射了中國城鎮化發展理論和實踐的不斷變化和深入。

新型城鎮化是我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道路和制度與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這樣十幾億人口的大國推進城鎮化,在人類歷史上尚無先例可循,因此,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必須要結合中國的國情、特殊性與階段性特點。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新型城鎮化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載體和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點。城鎮化是我國經濟和產業結構轉型的有力抓手,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持久的內生動力。人口市民化后的消費需求,以及龐大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住房建設等需求能產生巨大的需求累積效應,既能應對外需下降,又能釋放城鎮市民化的消費潛力,助推中國經濟成長向內需拉動轉型。在世界城市化浪潮和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城鎮化已成為新興和發展中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的必由之路。城鎮化作為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承載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

新型城鎮化引領區域協調發展的新內涵

區域協調發展,事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要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提升城鎮發展質量和水平,更多依靠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和城鄉區域發展協調互動來不斷增強長期發展后勁。針對發展戰略新內涵,需要深入研究解決如下問題。

一是城鎮化與區域發展格局相匹配的問題。我國東、中、西部地區城鎮化發展很不平衡,呈明顯的東高西低特征,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三個相對成熟的城市群都分布在東部地區,而中、西部地區城市發育明顯不足,這導致了人口長距離大規模流動、資源大跨度調運,極大增加了經濟社會運行和發展的成本。這種格局不利於全面推進現代化建設,也不利於保障國家安全。

二是城鎮化與區域發展質量相互支撐的問題。我國的城鎮化存在“大城市病”、“偽城市化”、“半城市化”等諸多過度發展與失衡問題,區域與城市協調發展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在城鎮化形態上,一線城市城鎮化過度發展,中小城市發展不足,城鎮發展規模和層次也與區域發展不能互相支持。盡管城市規模在擴大,但中心城區、中心鎮輻射帶動能力較弱,對區域發展的引領和帶動作用有限,反而深陷各種大城市病和由於城市人口過於集中所凸顯出的如房價、就業、交通、治安、貧富分化等社會問題。

三是城鎮化與區域發展結構相協調的問題。區域協調發展已成為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但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的滯后直接影響了城鎮化的質量,長期以來的區域不平衡和城鄉二元結構並沒有發生根本改變,而且還形成了城市內部“新二元結構”,農村呈現空洞化趨勢,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成本和社會代價。城鎮化與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整體布局缺少銜接,區域產業結構布局上易出現盲目性和同質性。承接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是眼下中小城鎮工業化的途徑之一,很容易重現發達地區城鎮化過程中以犧牲環保、資源枯竭、農民土地利益損失為代價的舊發展模式的弊端。

四是城鎮化與區域發展特色相融合的問題。原有城鎮化擴張城市、大搞建設過程中,常常忽視了與各區域優勢和特點相結合,也忽視了人力、文化、自然環境、地理優勢等本地資源。忽視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城市發展粗放,房地產化傾向嚴重。城鎮規劃和建設嚴重趨同,貪大求洋,不能很好地體現區域特色和優勢。

(責編:萬鵬、趙晶)

相關專題
· 十八大報告解讀專題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