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功成
2012年12月27日08:1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推行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推動國有資本更多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這既是對以往國有企業改革的經驗總結,也是未來國有企業發展的指導方針。國有企業如何才能不辱使命,實現持續健康發展?近一年間,筆者對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集團”)及其所屬北京現代、北京奔馳、北汽福田等10多家企業進行了20次專題調研,獲得一些初步認識。
北汽集團是2000年9月在對原北京汽車工業總公司進行改制基礎上建立的大型國有企業,目前擁有整車制造、汽車零部件、汽車貿易服務等20多家企業。在上世紀60年代,北京生產的越野車、輕型卡車曾紅遍全國,80年代的北京吉普車更是風靡一時。但進入90年代以后,汽車消費市場急劇變化,北京的汽車工業陷入生存困境。2001年,北汽集團虧損近6億元(匯總口徑)。巨額虧損使人們對北京是否還要發展汽車工業產生重大分歧。最終,北京市作出了通過市場化改革發展汽車工業的決策,並於2002年促成北汽集團與韓國現代合資的“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成立。自此,北汽集團進入新的創業時期。從2001年到2011年,北汽集團的汽車年產銷量從13萬多輛增長到150多萬輛,年均增長27%以上﹔營業收入從73億元增長到2011億元,年均增長39%以上﹔經濟效益從虧損近6億元發展到贏利超過150億元,年均增長27.54%。企業的快速發展還對社會就業形成巨大拉動,北汽集團在崗人員從3萬多人增長到8萬多人。經過10年的改革發展,北汽集團以年產銷量居全國第五位、營業收入與利潤總額居全國第四位的驕人業績,成為中國汽車行業的骨干企業。北汽集團的跨越式發展,是近10年來國有企業再創輝煌的一個縮影。
堅持走市場化改革道路
從10年前的艱難生存,到10年后成長為首都工業經濟的龍頭和我國汽車工業的生力軍,北汽集團成功的關鍵在於走上了市場化改革的正確道路。
一方面,北汽集團以盤活存量資產為重點,通過改制、改組與合資等方式向資本市場融資,迅速實現國有資本、企業資本、社會資本、外國資本等共同參與的多元化投資格局。另一方面,資本結構的市場化改革,又帶來零部件採購、產品銷售及法人治理方面的深刻變化。目前,北汽集團的零部件面向全球市場採購,產品完全進入市場參與競爭﹔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持續優化,北汽集團董事會、監事會及整個運營系統均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並運行,以國內外一流汽車企業為標杆,不斷完善管理與運行機制。
正是市場化改革帶來的資本結構多元化,使北汽集團擺脫了被市場淘汰的命運,並迅速成長為具有控制力、影響力的現代企業。這揭示了國企改革的正確出路既不是政企不分的計劃經濟體制老路,也不是一賣了之的私有化道路,而是通過市場化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並不斷發展壯大的新路。
下一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