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昌爾:努力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理論--人民網
人民網

張昌爾:努力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2012年12月24日08:59    來源:經濟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推進“四化同步”、做好“三農”工作作出了具體部署。要按照中央的新部署、新要求,准確把握“三農”工作的新特點、新趨勢,研究解決新矛盾、新問題,努力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准確把握農業發展新特點新趨勢

進入新世紀,黨和國家對“三農”問題的理論認識不斷深化,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強,制度框架初步形成,有力推動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這幾年,湖北的“三農”工作也亮點紛呈。我們推行縣域“三農”工作綜合考評﹔實施8個層面新農村改革試點,著力破解城鄉二元結構﹔開展“三萬”活動,創新支農工作載體﹔發揮農業比較優勢,實施農產品加工“四個一批”工程,“三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糧食生產實現“九連增”、農民收入增長實現“九年快”﹔農產品加工業持續快速發展,產值有望過8000億元,與農業產值比提高到1.9:1,食品產業成為第一支柱產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達40%以上。

現階段,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呈現出一些新特點、新趨勢:

一是現代農業特征日漸凸顯。我國農業的組織化、規模化、標准化、機械化、集約化進程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特征明顯。在湖北,涌現出“福娃模式”、“春暉模式”、種糧大戶侯安杰等一批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典型。二是農業科技貢獻日趨突出。農業科技正在成為推動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和關鍵因素。湖北省農業科技優勢明顯,正重點打造10條在全國具有競爭力的農業科技產業鏈,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突破性發展。三是城鄉一體化進程日益加快。在湖北,以縣域為載體的大冶模式,以市域為載體的鄂州、荊門模式,正引領全省城鄉一體化加快推進。

深刻認識“三農”工作的困難和問題

當前,影響和制約“三農”發展的困難和挑戰還很多。從改革層面看,一是二元體制制約依然明顯。農民工要真正融入城市,還存在不少困難。二是資金投入體制有待突破。農村資金大量外流,政策性金融機構作用發揮有限。從發展層面看,一是農業基礎薄弱。近幾年農業基礎設施明顯加強,但興水利還任重道遠。農村公路已實現村村通,但村內循環道路和生產性道路覆蓋率較低。二是農業經營模式需要創新。農村家庭空心化特征明顯,留守老人、婦女成為農業生產主體,難以適應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三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較大。家庭經營收入、打工收入目前還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缺少資產性收入,農民收入水平與城市居民相比差距還較大。四是產業體系不配套。以湖北為例,農產品生產比較優勢明顯,淡水產品、油菜籽等很多品種產量全國第一,但一、二、三產業體系不配套,營銷模式陳舊,影響了農業優勢的發揮。從穩定層面看,“三留守”問題突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有待加強,農村社會管理還存在許多薄弱環節。

切實加大支持“三農”發展的工作力度

做好新形勢下的“三農”工作,必須強化“四化”同步發展意識,拓寬支持領域,豐富支持內容,強化支持措施,在補齊“三農”短板上多出政策、出好政策,加快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

第一,進一步提高“重中之重”、“四化”同步發展的思想認識。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動城鄉統籌發展,要求把“三農”工作擺在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幾年,我們在認識上、舉措上、氛圍營造上,做了許多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但與“四化”同步發展的要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從實踐看,對如何發展工業,大家有共識、有動力、有辦法,招商引資的積極性都很高,這是必要的。但如何按城鄉統籌的要求破解“三農”難題認識還不到位,自覺性還不夠,辦法還不多。我們一定要充分認識城鄉統籌、“四化”同步發展這一全局性的重大指導思想給“三農”發展帶來的新機遇、新動力、新空間、新前景,切實增強推動城鄉一體化的堅定性、自覺性和主動性。

第二,強化支持“四化”同步發展的政策措施。要按照十八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要求,把城鎮化作為擴內需、促就業、促增收的最大潛力和渠道,充分發揮鎮域在“四化”同步發展的支撐作用,整合現有政策資源,研究出台新的政策措施,鼓勵在有條件的鄉鎮興辦高水平的工業園,特別是要大力支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提高城鎮的承載和吸納能力,促進農民就近就業增收,為新農村建設拓展空間。

要進一步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同時,要大力支持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壯大,強化國家惠農政策與新型經營主體的銜接,使惠農政策既惠及普通農戶,也惠及各類新型經營主體。要出台稅收返還等優惠政策,促進新型經營主體做大做強,帶動農業現代化發展,為更多的農民就地就近轉移創造條件。

第三,進一步加大支農資金投入。逐步提高“三農”支出佔財政總支出的比重,把財政支農蛋糕做大。加強財政投入和金融投入的有效結合,通過發揮財政貼息、信用擔保的杠杆作用,引導更多的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投向農村。

第四,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新農村建設五句話中,村容整潔是難點。不少地方新農村建設缺乏規劃,雜亂無序,造成浪費,群眾意見很大。推進新農村建設、改善村容村貌,既不能刮風、強拆強建,也不能放任自流。當前,農民建房意願強烈,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時機。要通過規劃引導、政策促進,進一步完善建材下鄉等鼓勵政策,釋放農民建房熱情,為促進經濟發展提供健康力量和有效內需,推動我國經濟持續發展。重點探索村庄規劃和環境整治政策,認真做好村庄建設總體規劃,規劃要一步到位,為改變鄉村“臟、亂、差”面貌打好基礎。湖北新一輪“萬名干部進萬村潔萬家”活動已經全面啟動,我們將以整治村容村貌為主題,集中時間、集中精力,規范村庄規劃、整治村庄環境,著力探索村庄整潔的長效機制。

第五,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從湖北實踐看,農村黨支部書記建設有兩個強有力的抓手。一是“回歸村官”工程。總結推廣通城縣的經驗,從優秀外出務工人員中培養選拔村支書,取得了很好效果。二是“第一書記”工程。總結推廣遠安縣的經驗,從縣鄉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選派黨員干部到軟弱渙散村擔任“第一書記”,有力推進了支部的晉位升級。要通過實施“村支部書記建設工程”,進一步加強村支書隊伍建設。同時,積極推廣城市網絡化管理經驗,加強農村社會管理創新,切實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分享到:
(責編:萬鵬、朱書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