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 玨
2012年12月07日08:3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群眾演出劇照。 |
北京國際音樂節音樂會劇照。 |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文化創造活力能否增強,文化創造源泉能否涌流,關系到文化軟實力的提高,關系到能否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那麼,怎樣才能持續激發全民族的文化創造活力呢?
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
“要構建自由討論、自由創作的空間,形成學術民主的風氣,要允許和寬容在探索、創新中出現失誤,不要把學術問題、藝術問題泛政治化,不要用行政的手段解決創作問題。”
黨的十八大報告關於“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的闡述令人印象深刻,其中還特別提到了“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的問題。這是對我國民主形式的進一步豐富,標志著中國民主建設將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得到全面的發展和深化。
“藝術民主偏向於文化藝術作品創作等藝術范疇,學術民主偏向於哲學社會科學等學術范疇,但兩者的本質都是民主。”中國作協原書記處書記、作家張勝友說,創作自由是文學繁榮的基礎,同理,學術自由是科學創新的前提。藝術創新需要奇思妙想,學術探索需要披荊斬棘,這些都是激發民族文化創造活力、創造出豐富多彩的文化產品之必需。
張勝友特別指出,要構建自由討論、自由創作的空間,形成學術民主的風氣,要允許和寬容在探索、創新中出現失誤,不要把學術問題、藝術問題泛政治化,不要用行政的手段解決創作問題。
相關專家學者也指出,學術民主、藝術民主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內涵之一,在文化領域裡提倡學術民主和藝術民主,尤其要鼓勵思想和觀點的碰撞交流,鼓勵自由創新、自由發揮。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劉曄原說,十八大報告為文化的發展提出了明確目標,社會主義文化體系應該既繼承傳統,又不固步自封、自我封閉﹔既立足於中國,又用世界的眼光和世界的標准作參照﹔既自成體系,又充滿創造活力。
“國家經過改革開放以來30多年的快速發展,生活水平明顯提高、文化建設邁向新台階、社會建設取得新進步,藝術創作條件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優越。”書法家李一說,黨中央明確提出發揚學術民主和藝術民主,為我們展現才華提供了寬廣的舞台。
下一頁 |
相關專題 |
· 十八大報告解讀專題 · 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