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穗者》是這個展覽中最重頭的作品,也是價值最高的作品。我們不僅看到米勒帶著敬意刻畫三個拾穗農婦的勞作,還可以看到他處理畫作時的一些重要細節。比如,左面兩個農婦頭上的頭巾,一紅一藍。此處用色的純粹程度,是為古典主義所避諱,但為后來的印象主義所著意追求的。
《簸谷者》一反古典主義的精致刻畫,大膽揮洒的筆觸和色彩、不求准確的粗放邊緣、農夫腳上幾近印象主義的色彩表現,都是指向印象主義的表達。 《牧羊女》大膽地使用逆光的效果,甚至使用剪影。《縫衣女》身上的衣服和《拾穗者》兩農婦的頭巾幾乎接近平涂的畫法,都給了我們很多前衛的信息。也正是這些手法和方式,為開啟印象主義做了充分的鋪墊和准備。
由此,我們不能不認可米勒在繪畫史上的重要地位,因為他為以后的藝術,為現代藝術的大轉型傳遞了重要信息。
解放觀點:曾有人擔心“風景很容易變成厭煩城市者的逃避之所”,許多田園牧歌情調的抒情風景畫因此 “過度渲染了風景的唯美”。而當下的中國正在現代化和城鎮化的道路上急速前進,“生態文明”不能再被忽略。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次的展覽可以給我們什麼啟發?
孫乃樹:田園牧歌情調的抒情風景,是19世紀法國現實主義美術的本質特征。特別是柯羅的風景畫特別詩意、抒情,已經畫得超越了現實,幾乎可以說是對仙境的描繪。但其實並沒有高於生活,而是對生活的透視,對生活的感悟和體會。
人生於自然、活於自然,最后回歸自然,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不應該也不需要凌駕於自然、控制自然、改造自然,人應該與自然融合,與自然和諧。中國偉大的祖先早有這種透徹的感悟和理解,說“天人合一”是中國哲學之本並不為過。我們在向西方學習的時候,在尋求更為豐富的物質成果和享受時,不能把我們的根本丟失了。
西方人對自然的理解大致有三個階段:當人們無法把握自然、了解自然的時候,認為有一個神在主宰世界,通過信神,對自然表示敬畏﹔當人們逐漸掌握了科學,認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時,力圖主宰自然﹔當人們在過分使用自然、過分強調科學理性后碰壁時,才想到了與自然共處。從這個意義上回望,中西美術恰於“自然主義”交匯:法國19世紀的現實主義美術,與中國古代繪畫所體現的中國哲學精神,有著多麼相似的人生境界。而這一發現給今日中國的啟示是:如何更純粹、更自然地棲居在這個大地上。
奧賽美術館館長在為本次展覽撰寫的前言中說道:“畫作中對日常生活場景的描繪,恰恰呼應了中國21世紀發展中發生的變化。 ”這對我們觀展和思考當下生活都是有意義的提示。在這裡留一道思考題給接下來有興趣前往參觀的人們:無論是回到歷史語境中,還是站在當下,這個展覽的作品中會讓你對歐洲的現代化轉型有怎樣的理解?結合我們今天的社會轉型和發展,你有什麼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