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鄉二元結構和計劃經濟體制基礎上形成的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管理體制,是影響我國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大體制性障礙。對此,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
一、我國在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結構體制、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方面已經積累了寶貴經驗
黨的十六大以來的10年,是我國農業農村發展最快、農民得實惠最多的10年。這固然是由於我國整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使國家具備了實施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經濟實力,但更主要的,還是因為黨中央明確了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放在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著力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形成城鄉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指導思想。世紀之交,我國實現了總體小康,在這個基礎上,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在21世紀頭20年內把我國建設成為全面的小康社會。為了實現這個宏偉目標,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把“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爾后不久,胡錦濤總書記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把解決好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判斷和要求作出了深刻闡述。此后,就有了一系列以前難以想象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密集出台,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狀況都有了明顯改觀。在總結十六大以來經驗的基礎上,黨的十七大報告進一步提出:“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在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報告精神指引下,近10年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城鄉之間的經濟社會關系也開始發生積極變化。
我國糧食連續8年增產,年總產量從2003年的8614億斤增長到2011年的11424億斤,年均增產350多億斤。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8年較快增長,從2003年的2622元提高到2011年的6977元,年均增收540多元,尤其是近兩年連續出現了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高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的可喜局面,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由此有所縮小。同時,農民進城務工經商乃至舉家外出到城鎮定居的種種束縛正在加快解除。到2011年底,全國農民工數量已突破2.5億人,其中舉家外出的農民工數量已突破3000萬人,農民工已經成為我國諸多行業產業工人中的主體力量。農村勞動力的大規模流動和進城務工經商,不僅為城鎮和工商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生力量、加強了城鄉之間經濟社會的交融,更為發展現代農業和促進農民收入較快增長開辟了新的空間。與2002年相比,我國農業勞動力的數量減少了7000多萬人,鄉村中從事農業的勞動力比重降低了12個百分點以上,平均每個農業勞動力實際經營的耕地面積由此擴大了20%以上。2011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中的工資性收入達2963.4元,佔人均純收入總額的42.5%。與2000年相比,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增加了2261.1元,在人均純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了11.3個百分點﹔同期農民人均家庭經營的收入增加了1794.7元,在人均純收入中的比重下降了17.2個百分點。工資性收入已經成為新世紀以來我國農民收入增長的重要支柱。
近10年來,農業農村的發展和農民的增收,主要得益於黨的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密集出台。從徹底免除農業稅到推進鄉鎮機構改革,從實行對種糧農民生產的直接補貼到建立糧食最低收購價制度,從提出把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放到農村,到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從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到明確農村土地承包關系要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從大幅度提高農村扶貧標准,到分類指導城鎮戶籍制度改革政策的出台等,廣大農民在這些方面多少年的期盼開始得到實現,這使得蘊藏在億萬農民群眾中最豐厚的發展動力得到了極大調動,由此也就造就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的這個新的黃金時期。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實行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成就鼓舞人心、經驗彌足珍貴,是我們繼續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的寶貴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