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新帝國主義
逯兆乾
2012年11月29日16:31   來源:紅旗文稿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四、在世界各地,國際壟斷資本不斷地分裂主權國家,大量制造聽命於其新殖民統治的各類民族政權,改變了過去消滅獨立民族國家以建立殖民統治的做法

  帝國主義還意味著帝國與殖民地之間的矛盾沖突,可能引發反對剝削和壓迫的民族獨立戰爭。這一特征在經濟全球化之后也不明顯了,這是新帝國主義的又一特點。

  1.國家獨立既是民族解放的要求,也是帝國主義資本擴張塑造的結果。近現代,民族獨立國家的誕生有三個明顯的高峰期。第一個高峰期是二戰結束前夕,一批民族國家獨立並建成社會主義國家﹔第二個高峰期是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大批亞、非、拉國家獨立,毛澤東把這一時期概括為“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第三個高峰期是20世紀90年代初,冷戰結束,二戰催生的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在美國和平演變戰略下紛紛易幟,伴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產生大量民族國家,最大、最早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解體,分裂成15個加盟共和國,這些解體和獨立都是在美國的干預和影響下完成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加入北約組織。

  這三個時期正好與美元霸權的建立並強化統治世界的三個關鍵階段在時間上相吻合,其實也有內在的邏輯聯系。消滅還是催生民族國家本身不是帝國主義所關注的,資本增值才是它真正關注的。因此,傳統帝國主義時代,消滅民族國家、佔領殖民地有利於資本的擴張和增殖,它就會致力於消滅民族國家,擴大勢力范圍﹔以金融霸權為核心的經濟機制建立之后,為使資本增值有一個更安全穩定的環境,民族國家不但不是壞事,相反成為有利於資本安全運營的保障,所以美國就支持並促成民族國家的發展,並在這些國家進行干預,以促成服務於資本運營、有利於美國控制的政權更迭。蘇聯解體、南斯拉夫國家分裂、東帝汶從印尼獨立、法美英武力推翻利比亞政權等,都能明顯體現這一目的。

  2. 民族國家已經成為當今世界體系運行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這有利於資本主義國家進行和平剝削。美國不再像舊帝國那樣建立宗主國與殖民地的關系,而志在構建一種新型的世界體系,用經濟機制統治世界,由一個凌駕於復雜國家體系之上的軍事霸權維持經濟機制,這個國家體系包括需要遏制的敵人和需要加以控制的朋友,還有隨時能夠服務於資本增值的發展中國家群體。在這個體系中,對於國際資本的增殖,民族國家發揮著與資本主義帝國相同的作用,即為資本的運營和增殖提供法律和政治秩序、安全的環境以及日常管理,從而成為維護資本在全球運行的超經濟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種性質的全球化運行多年,不僅使得原來“三個世界”的劃分更加清晰,還出現了“第四世界國家”。美國一家獨霸,主導著當今世界體系,佔有資本最多,變成了“全球跨國公司”的總部和財務辦公室,當然獲益最多,屬第一世界﹔英國、日本、歐盟主要國家是美國經濟、政治、軍事上的同盟,屬於中心國家集團,承擔著制造業的主體,各自也能在世界生產分工中分到應得的一杯羹,屬第二世界﹔原來被稱作第三世界的廣大發展中國家是被經濟全球化邊緣化的國家,被體面地稱為新興市場國家、發展中國家,成為中心國家的原材料和消費品供應地﹔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的世界體系中還分化出了“第四世界國家”,主要是由於無法承受長期超強剝削,矛盾已經激化,政府處於癱瘓、社會處於失控狀態的國家,如索馬裡。

  五、金融資本驅動的經濟全球化,已造成世界范圍嚴重的兩極分化,出現由絕大多數人反抗極少數人壓迫的局面

  既然帝國主義剝削、掠奪的本質沒有改變,不管形式如何改頭換面,如何粉飾包裝,其統治世界所造成的惡果不會改變,其中之一是造成世界范圍的兩極分化。

  1.長期對外圍國家的超強剝削必然造成世界范圍的兩極分化。根據2008年的統計數據,世界總人口651776萬,世界500強雇員總數4983萬,佔世界總人口的0.76%,卻掌握著世界大約3/4的財富。高收入國家(人均國民總收入11116美元以上國家)人口約10億,佔世界總人口不足15%,而國內生產總值達365830億美元,佔世界GDP的75.8%﹔低收入國家(按世界銀行標准人均國民總收入905美元以下)人口約24億,佔世界總人口的37%,國內生產總值卻隻有16118億美元,佔世界GDP的3.3%。佔世界人口15%的高收入國家人均GDP是佔世界人口1/3的低收入國家人均GDP的57倍。這只是一個總體統計概念,世界最富有人群與最貧窮人群的差距,完全可以用天壤之別來形容。

  2.許多因素同時作用造成了少數人對多數人的超強剝削,但是本質上,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才是超強剝削的真正原因。美國霸權既有不可持續性,也是不可復制的,因此其他國家不可能再按美國的道路“和平崛起”。

  六、資本主義制度從生產過剩到消費過度的危機循環過程,促使世界無產階級深刻認識其本質而再次覺醒

  資本主義運行的另一個惡果是造成社會生產的周期性經濟危機。

  1.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在社會各領域都有表現和反映,周期性引發各種經濟危機和社會動蕩。由於當前世界體系的基因仍然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依然是生產的高度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這是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無法克服的結構性矛盾,它造成局部的、暫時的高速發展和繁榮與整體的、長遠的危機和衰落這種不和諧的社會后果。這一基本矛盾造成了當今社會其他領域的各種矛盾,比如自由市場與壟斷經營的矛盾、降低成本與擴大消費的矛盾、和平的經濟控制與軍事霸權的矛盾、經濟全球化與強化民族國家管理的矛盾、政治獨立與經濟自主的矛盾、繁榮發展與經濟停滯的矛盾、現代化與依附的矛盾、開放與保護的矛盾、經濟全球化與反全球化的矛盾、現代化與反現代化的矛盾、聯盟與遏止的矛盾、人權與野蠻的矛盾、自我調節與經濟危機的矛盾、自由主義與國家干預的矛盾、無限戰爭與正義戰爭的矛盾、大批失業與擴大市場的矛盾、世界一體化與國際壟斷的矛盾、軍事霸權與大規模殺傷武器擴散的矛盾、反恐與制造恐怖(軍事霸權本身是恐怖主義產生的根源)之間的矛盾,等等。

  2.這次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很難靠美國自身力量用和平手段解決。首先,資本主義已經進入金融壟斷階段,其長時期超強剝削已經將廣大發展中國家徹底“邊緣化”、“去工業化”,資源幾近耗盡,環境嚴重破壞,其他國家難以繼續支撐當今世界體系。其次,美國經濟已經空洞化,除了軍工產業、高科技產業、“金融產業”世界領先以外,幾乎都是服務業,制造業大都已經在國際分工中轉移到其他國家了。而救金融危機這種“虛擬經濟”的危機隻能靠實體經濟。再次,美國盟友大多已經不會再信任美國並願意與其綁在一起。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通過這次危機,全世界國家的政府和人民都看清了美國超強剝削他國人民的本質。

  3.兩極分化和危機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決定的兩個必然過程,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將發生於兩個過程的交匯處。從當今世界體系的結構和性質出發,才可能正確分析美國的戰略企圖和實現目標的途徑,其他國家才能找到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基於上述對當今世界體系的分析,可以把握美國的總體戰略:美國首先考慮的是維持國家、社會、政權正常運行,因此,美元不能被廢止、世界體系不能崩潰﹔主導世界體系的若干框架和基礎不能動搖。為此目的,美國政府將綜合運用經濟手段、文化霸權、外交途徑、陰謀陷阱,如果這些手段能夠達到目的,美國也不會動用戰爭手段對付其他國家﹔如果這些手段無效,美國最后隻能動用戰爭手段走出困境。

  時代發展了,但改變的只是時代的外部表現特征,時代的本質特征沒有改變,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本質沒有改變。從世界體系看,中心國家剝削、掠奪外圍國家,廣大發展中國家雖然有獨立政權,但經濟上並不能自主,這種政權的獨立性隻能是形式上的,人民很難真正當家做主。隻有取得人民當家做主的政權之后,才能進行和平建設。

(責編:秦華、趙晶)

相關專題
· 《紅旗文稿》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