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優化產業結構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點任務
苗 圩
2012年11月21日10:53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二、優化產業結構的主要任務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著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這是黨中央根據國際市場需求結構新調整、產業格局新變化和科技進步新趨勢,科學分析我國經濟發展新階段新特征,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對優化產業結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重要導向作用。貫徹落實這一要求,必須把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作為優化產業結構的主要任務,促進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調發展,逐步形成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基礎產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

(一)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無論過去還是將來,傳統產業都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黨的十八大報告要求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考慮我國新時期工業、農業、服務業都面臨轉型升級的迫切要求,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要任務。必須增強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自覺性,特別是加快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強化需求導向,努力使產業發展更好適應市場變化。堅持利用信息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深化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的集成應用,提高研發設計、生產過程、生產裝備、經營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傳統產業創新發展能力。把企業技術改造作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一項戰略任務,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加大淘汰落后產能、節能減排、企業兼並重組、質量品牌建設等工作力度,促進全產業鏈整體升級。

(二)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健康發展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產業。先進制造業是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集中體現,我國規劃布局的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重點領域與先進制造業發展緊密相關。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既是增強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優化產業結構的戰略舉措,也是構建產業競爭新優勢、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掌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必然選擇。加強統籌規劃,調動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推動重大技術突破,加快形成先導性、支柱性產業,切實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集中力量突破高端裝備、系統軟件、關鍵材料等重點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著力提升關鍵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基礎材料、基礎制造裝備研發和系統集成水平。面向未來發展和全球競爭,制定產業發展要素指南和技術路線圖,建立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制造基地,促進制造業由大變強,充分發揮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在優化產業結構中的帶動作用。

(三)推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壯大

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涉及領域廣、帶動就業多、消耗資源少、拉動增長作用強等特點。優化產業結構,必須把發展服務業作為戰略重點,不斷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大力發展面向民生的服務業,在鞏固傳統業態基礎上,積極拓展新型服務領域,不斷培育形成服務業新的增長點。著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培育研發設計、現代物流、金融服務、信息服務和商務服務,促進制造業與服務業、現代農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從促進消費升級出發,不斷創造新的消費需求,特別是要把基於寬帶和無線的信息消費作為新一輪擴大消費需求的重點領域,積極培育發展電子商務、網絡文化、數字家庭等新興消費熱點。深化服務領域改革開放,營造服務業大發展的政策和體制環境,構建充滿活力、特色明顯、優勢互補的服務業發展格局。

(四)合理布局建設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

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是國民經濟現代化的重要依托,是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支撐。立足國內保障能源供應,加快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強化節能優先戰略,全面提高能源開發轉化和利用效率,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構建安全、穩定、經濟、清潔的現代能源產業體系。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統籌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管道等運輸方式發展,統籌區際、城際、城市、農村交通發展,加強各種運輸方式的銜接協調,加快現代物流體系建設,為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提供便捷、安全、高效的運輸服務。

(五)發展現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

抓住信息產業持續引導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歷史性機遇,緊跟現代信息技術發展步伐,把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作為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戰略基點,推動形成繼汽車、房地產后的重大投資消費領域。加快電子信息制造業與軟件業升級換代和創新發展,集中突破高性能集成電路、新型顯示、關鍵電子元器件、材料以及基礎軟件、信息安全軟件、行業應用軟件等核心關鍵技術,全面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通信業轉型發展,統籌信息網絡整體布局,加快“寬帶中國”建設,構建下一代國家信息基礎設施,推進三網融合,重點推動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物聯網、智能終端等領域發展。積極迎接新的工業革命趨勢,推動信息產業和制造業、服務業融合發展,加快信息網絡技術在經濟社會全方位應用,充分發揮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做好網絡空間戰略布局,加強互聯網基礎管理,完善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機制,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健全安全保障體系,提升應急通信保障能力,確保國家經濟與信息安全。

(六)推動大中小微企業協調發展

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不斷釋放企業發展活力,逐步形成大中小微企業合理分工、各種所有制企業協調發展的產業組織結構。引導企業兼並重組和管理創新,提高大中型企業核心競爭力,培育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繼續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增強創新活力和吸納就業能力,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提高“專精特新”和集群發展水平。不斷改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切實解決面臨的主要困難,完善服務體系,增強中小企業生存能力、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切實落實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營造環境,完善機制,支持小微企業特別是科技型小微企業發展。

(責編:萬鵬、秦華)

相關專題
· 十八大報告解讀專題
· 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