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韻公:走中國自己的獨特道路--理論--人民網
人民網

尹韻公:走中國自己的獨特道路

尹韻公

2012年11月19日14:29    來源:學習時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如果說,黨的十五大報告突出了“旗幟意識”的話(“旗幟問題至關緊要。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形象”),那麼,黨的十八大報告則是強調了“道路意識”:“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命運、人民幸福。”旗幟解決了我們朝什麼方向的問題,而道路則是解決了我們走什麼路的問題。黨的十八大報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闡述的深刻、全面和豐富,既是實踐的總結,又是理論的升華,達到了新的認識高度,從而提高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規律性把握。正如鄧小平曾經指出的那樣:“表明我們黨的認識能力有了新的提高,表明我們黨已經能夠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來解決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許多新問題。”
  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深刻指出: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十分落后的國家探索民族復興道路,是極為艱巨的任務。這一認識,准確而到位。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費正清曾經說過,歷史提供給中國可選擇的現代化道路很窄。因為路窄,我們歷經千辛萬苦地尋找,即使碰得頭破血流也在所不惜。雖然自1840年以來,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奮斗主題,然而,道路探索的難度卻是幾代志士仁人的最大傷痛。終於憑藉十月革命一聲炮響而送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我們才找到了道路的入口。比較而言,西方國家在這方面比我們幸運得多,我們經過的磨難不知要超過他們多少倍!無論從主體上講是人民的選擇,還是從客體上講是歷史的選擇,二者都恰恰說明了這樣一個不爭事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來之不易,來得異常艱難!
  即使正確地選擇了道路的入口,也並不等於就一勞永逸﹔即使有了改革開放的英明決策,也必須具備“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決心,敢於殺出一條血路。鄧小平曾經精辟指出:“現在國際壟斷資本控制著全世界的經濟,市場被他們佔了,要奮斗出來很不容易。像我們這樣窮的國家要奮斗出來更不容易,沒有開放政策、改革政策,競爭不過。”中國本身人口多,底子薄,經濟貧窮,文化落后,再加上西方國家已佔先機和國際環境又有諸多掣肘,要實現中華民族的雄心壯志,可謂難上加難。然而,中國共產黨作為成熟、智慧、理性的政黨,一如既往地緊緊抓住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具體國情相結合這一根本主線,不斷探索和層層破解了當代中國發展過程中的重大難題,逐漸形成了一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也逐漸闖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大處著眼觀察,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實際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拓展三十余年來階段性的特點劃分和層次感的遞進。每個階段和每個層次,既是承前的,又是啟后的﹔既是接續的,又是創新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是民族復興之路、國家富強之路和人民幸福之路,又是創新理論之路、創新實踐之路和逐漸從“摸著石頭過河”到“摸穩石頭過河”(鄧小平語)之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合理性在於,它的存在是持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合法性在於,它的根基是符合國情的。認識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特點和內涵,一定要牢牢厘清“中國特色”。這一特色鮮明地宣示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不同於蘇聯模式和東歐一些原社會主義國家模式,更不同於北美模式和西歐發達國家模式,它是中國人民艱辛創造出的一條有別於所有國家的甚至是難以復制的嶄新道路。這樣就從根本上確定了我們既不能走僵化教條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在人類文明史上,中華民族成功地開辟了一條與眾不同的國家發展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而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模式提供了一個全新的“道路標本”。
  但是,我們切不可因創造了人類經濟發展史上少有的增長速度而沾沾自喜,而應該更加清醒地看到,我們面臨的責任依然艱巨,任務依然繁重,國際國內還存在許多不確定不可測的因素,曲折、反復、挫折甚至某些失敗,都有發生的可能。然而,我們堅信:中國共產黨是成熟、合格、過硬的政黨,經過90多年砥礪,具有強大的自我修復和自我糾錯能力,困難和風險絕不能夠擋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勝利前進的步伐。

專家解讀十八大報告——總體概括: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經濟建設:
政治建設:
社會建設:
文化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
黨的建設:

 

分享到:
(責任編輯:萬鵬、朱書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