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報告解讀:改善民生的重大戰略決策--理論--人民網
人民網

十八大報告解讀:改善民生的重大戰略決策

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蔣永穆

2012年11月15日10:04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人物素描:郭紅鬆

胡錦濤同志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

到2020年實現城鄉居民人均純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奮斗目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程中作出的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的重大戰略決策,表明更加重視富民惠民的重要政策取向。這不僅體現了我們黨對提高居民收入、改善百姓生活、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決心,而且順應了廣大人民群眾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

長期以來,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增長速度整體上一直趕不上經濟增長速度,居民收入水平與經濟發展不協調的現象長期存在。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奮斗目標,需要破解三大“難題”:一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難”。二是城鄉居民同步增收“難”。我們已經通過全面取消農業稅、推行糧食直補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減輕了農民負擔,但受“二元結構”等深層次矛盾影響,農民增收依然步履維艱。三是改善財富分配任務“難”。

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奮斗目標必須科學謀劃、攻堅克難。當前必須著力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著力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即在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調整經濟結構,加快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使國民經濟由投資、消費、出口共同拉動。同時,還要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和人力資源優勢,增強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經濟平穩、協調、可持續增長,打造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的經濟基礎。

二是著力推進城鄉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即在“以工促農”、“工業反哺農業”方針的推動下,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農業道路,轉變農業經濟增長方式,實現農業標准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產業化發展,促進農民收入穩步增長,逐步實現城鄉居民收入均衡增長。

三是著力推進收入分配制度調整,即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初次分配中,合理增加勞動報酬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再分配中,完善收入分配調節機制,建立工資保障制度,推進結構性減稅和財稅改革,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切實有效逐步縮小收入差距。

四是著力推進城鄉居民增收能力提高,即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廣開就業門路,提高勞動者素質,增強居民就業創業能力,為穩步實現居民收入長效增長創造條件。

分享到:
(責任編輯:萬鵬、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