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庚勝:非遺保護 十年方遒--理論--人民網
人民網

白庚勝:非遺保護 十年方遒

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 

2012年11月14日10:27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了,認真學習十八大報告,備感振奮。報告中強調,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要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有感於十年來我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輝煌成就,值得抒寫的內容實在太多太多,但就我個人而言,還是最想說說非遺保護。

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要“扶持對重要文化遺產和優秀民間藝術的保護工作”。由此,我國在新世紀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大幕徐徐拉開。十年來,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長足進步。我想,以下幾點值得國人銘記:

一是解放思想,建立起正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觀及保護理念。即不再採取虛無主義的態度徹底否定傳統文化,尤其是以民間文化為內核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堅決避免盲動及杜絕全盤肯定,以辯証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分清良莠,將其優秀部分作為中華文明基因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資源加以科學保護。

二是確立主體,建立健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制機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長期處在缺少主體及體制機制、投入有限、人才匱乏、技術落后、設施不足的狀態。近年來,黨和國家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納入國家文化遺產總體格局中加以保護,從中央部委到地方有關部門都層層建立起相關領導小組、專家委員會、保護中心,使保護工作有權力機關、責任部門、實施主體,做到了體制嚴整、管理規范、運行有效。

三是建構體系,以遺產申報帶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十年間,申報各層級名錄始終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熱點。至今,我國除已有數十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世界名錄外,還有九大類數千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列入地方有關名錄,並以此為龍頭推動深化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行動,大大增強了各地各民族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

四是完善法規,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有所遵循。在此方面,黨和國家制定了大量的政策、法規。各地也根據實際制定了適應本地區、本民族實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見、條例、辦法等。

五是加大投入,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有強大的財力支撐。黨和國家採取政府投入與民間參與相結合的方式提供有關支持,並通過對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合理利用開發,增強各遺產地、各遺產主體的造血功能,實現自救、自養,以壯大保護非遺的力量,成功破解保護經費不足的難題。

六是採取多種措施,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落到實處。如:對節日遺產進行保護,建立傳承人命名、保護、培養體制,建立國內各層級有關名錄,命名一大批有關保護區、保護與傳承基地,繼保護一大批古城鎮后又啟動古村落、老字號、老品牌保護工程,建立一大批學術研究機構並培養有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

經過十年的探索,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積累雄厚,其廣度、深度都已今非昔比。這項工作必將在黨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得到加強與推進,並在賡續中華民族文化生命、助益文化強國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繁榮方面日益彰顯其特殊意義和重要價值。

(本版人物素描:郭紅鬆)

分享到:
(責任編輯:萬鵬、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