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銘暄:法治建設成就非凡--理論--人民網
人民網

高銘暄:法治建設成就非凡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2012年11月14日10:24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名家視點

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回顧這十年,我覺得國家法治建設的成就非常顯著,可以分為幾個方面:

第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形成。2011年3月10日,吳邦國委員長在向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作工作報告時說:“到2010年底,我國已制定現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規690多件、地方性法規8600多件。”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個成就,要知道,我國的法律制度基本上是在一片空白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到1979年也就是新中國成立30周年的時候才有了第一部刑法。過去十年,是法律制度全面發展的十年:物權法出台、刑法修正案(八)通過、刑事訴訟法大修以及以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等為代表的社會法全面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說明我國法律在全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當中已經做到全覆蓋,各方面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

第二,國家越來越尊重和保障人權。以前我們對“人權”存在誤解,不敢輕易碰,現在我們明確人權問題並不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專利”。2004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被寫入憲法,成為我們治國的基本理念﹔2012年,刑事訴訟法完成大修,“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總則。這些都是從法律制度的高度來保障人權的重要體現。這十年,保障人權做到了法律與實踐的統一。未來,各種制度保障將會繼續促進我國人權事業健康向前發展。

第三,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與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已經深入人心。近年來,我們的許多司法實踐都體現了對人民意見的尊重。例如,2003年9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在全國推廣試行的“人民監督員制度”以及各地檢察院都在不斷完善的“專家咨詢委員會制度”﹔2007年歲末,胡錦濤同志在全國政法工作會議上特別提出,大法官、大檢察官要始終堅持“黨的事業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憲法法律至上”,這成為政法工作的指導方針﹔還有“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的提出,都體現了“為民”的思想。

第四,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已經納入法制軌道,公、檢、法、司正結合社會力量大力做好三項重點工作。在社會矛盾化解方面,我們強調多運用調解手段來解決,輕微的刑事案件、自訴案件甚至一些刑事問題的賠償部分也可以運用民事調解的方式來解決﹔在社會管理創新方面,尤其注重吸納人民群眾參加司法工作,強調老百姓的“自治管理”。

第五,我們的司法工作成就也很顯著。目前,我國法院每年審理盜竊、殺人、搶劫等各類刑事案件上百萬件,有力維護了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審理婚姻家庭、損害賠償、債權債務、勞動爭議、合同糾紛等各類民商事案件上千萬件,化解了大量社會矛盾,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審理行政訴訟和國家賠償案件數十萬件,保障了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我國司法制度改革也在穩步推進,辦案效率和司法工作人員素質不斷提高。就在前不久,國新辦發表了《中國的司法改革》白皮書,展示了我國進一步促進司法公正,建設公正高效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決心。

第六,法學教育呈現繁榮景象,為我國法律事業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柱。全國已有600多所高校設立了法學專業。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為例,法學一級學科下面設有11個二級學科,一屆研究生即有一二百人,刑法方向的博士一年就有二十個。法學研究也呈現大繁榮景象,初步統計法學研究刊物有上百種,核心期刊也有幾十種,每年發表的法學研究文章數以萬計。

法律制度每向前邁進一小步,對社會而言都是一項大的變化,它既是對過去實踐經驗的總結,又是對未來實踐的指導。十八大報告既全面又深刻地規劃了未來政治體制改革與民主政治建設道路,站得高,看得遠。我相信,我國的法治建設會繼續穩步向前推進。

(本報記者 韓寒、方曲韻採訪整理)

分享到:
(責任編輯:萬鵬、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