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制度和機制保障司法公正--理論--人民網
人民網

用制度和機制保障司法公正

——記司法界三位十八大代表與網友在線交流

柳 霞

2012年11月14日09:47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13日下午15時,十八大新聞中心舉辦主題為“中國的司法公正”網絡訪談活動。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黨組副書記沈德詠,最高人民檢察院常務副檢察長、黨組副書記胡澤君,司法部副部長、黨組成員趙大程三位代表與網友在線交流。十八大新聞中心網站、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進行了現場直播。

讓檢察權在陽光下運行

訪談中,人民網記者代表網友最先發問:“黨的十八大強調要建立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檢察權是一項重要的國家權力,檢察機關如何完善自身監督制約機制,確保檢察權依法正確行使呢?”

最高人民檢察院常務副檢察長、黨組副書記胡澤君代表答道,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強化法律監督,必須要高度重視強化自身監督。所以,要把強化自身監督放在與強化法律監督同等重要的地位。一是要完善接受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機制,主動向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加強與代表、委員的經常性聯系,認真聽取對檢察工作的建議、批評和意見。二是完善依法接受公安機關、人民法院和律師在訴訟中的制約機制。認真查找自身執法辦案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充分聽取律師的意見,依法保障律師的辯護權。三是完善接受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的機制。健全人民監督員制度,完善檢察開放日、新聞發布制度,推廣設立檢務公開大廳等,逐步形成檢務公開規范化、制度化的長效機制,讓檢察權在陽光下運行。

司法公正是司法審判的生命線

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黨組副書記沈德詠代表在回答網友提問時表示,人民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最基本的職能就是公正辦案。以2011年為例,全國四級法院一年辦理的各類案件是1200多萬件,訴訟案件的一審服判息訴率達到90.6%,就是案件經過一審以后,90.6%的案件能夠達到服判息訴、案結事了。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經過二審之后,服判息訴率達到98.99%。沈德詠代表介紹,我國有再審制度,也叫審判監督制度,案件進入再審程序后,確實是因為案件裁判上有錯誤,或者是有新的事實和証據出現,或者有其他的法定的事由,案件進入再審,改判率隻有0.14%。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出,整體上來說,中國的司法是公正的,絕大多數案件的當事人對司法裁判是滿意或者是基本滿意的。

沈德詠代表表示,司法公正是司法審判的生命線。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司法理念。要堅持黨的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具體到司法領域,最關鍵的是要樹立司法為民的理念。第二,要有制度機制保証。最為重要的制度機制保証就是嚴格按照程序法來辦事,樹立程序公正的觀念。第三,法官的整體素質、個體素質非常關鍵。司法能力最為重要的是法律適用的能力,當然也包括對社會矛盾糾紛的把握能力,以及現在強調的做群眾工作的能力,把握國情的能力等等,都很重要。但是,最根本的是要正確地適用法律,作出正確的裁判。

律師也肩負維護司法公正的重要使命

談及在法庭上律師說話是不是管用的問題,司法部副部長、黨組成員趙大程代表說,實質上,涉及到律師、法官、檢察官三者在刑事訴訟中的關系問題,按照有關的法律規定,律師與法官、檢察官一樣,都肩負著維護司法公正的重要使命。

趙大程代表介紹,這些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為了確保律師充分地發揮職能作用,確保律師隊伍的健康發展,首先,是從立法上對律師制度作出了明確規定。國家將律師制度作為司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立法在制度上提供了根本的保障。其次,推進了律師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特別是通過修訂后的《律師法》和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對律師制度作出了進一步的規定。第三,堅持不懈加強律師隊伍建設。中央明確提出,我國的律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工作者這樣一個定位。修訂后的《律師法》明確了律師的執業使命。所以通過思想、業務、職業道德等方面的建設,不斷地提高律師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

在長達兩個多小時網絡訪談中,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中國網、中國網絡電視等網絡媒體的記者分別代表網友提問,涉及到如何做好新《刑事訴訟法》的貫徹實施、法律援助、利用信息化手段增強檢務公開、中國的監獄改造工作等方面內容,三位代表一一作了細致、詳盡的解答。(本報記者 柳 霞 本報北京11月13日電)

分享到:
(責編:萬鵬、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