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民:十八大對黨的建設的新要求新發展--理論--人民網
人民網

高新民:十八大對黨的建設的新要求新發展

高新民

2012年11月12日11:12    來源:學習時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在全黨擔負著領導人民實現2020年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新形勢新任務面前,十八大提出“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並就黨的建設的目標、總體布局和具體工作思路作出一系列新部署,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
  第一,以科學發展觀統領黨的建設。十八大提出必須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到我國現代化建設全過程,體現到黨的建設的各方面。這是對黨的建設的新要求。這裡可以從兩層意義上理解:一是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都要圍繞科學發展的大政方針開展﹔二是黨的建設自身也要科學化,遵循執政黨建設規律,使黨的自身全面、可持續發展。
  第二,貫穿於十八大報告黨建部分的靈魂,是強調黨的生存基礎——隻有植根於人民、造福於人民,黨才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強調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檢驗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准”。換句話說,黨的建設、黨的生存的全部基礎,就是為人民服務,在人民群眾中具有牢固的基礎。這也是黨建科學化的本質所在。政黨政治規律從不同層面、不同方面可以有多種總結,但最根本的就是政黨的興衰取決於人心向背。越是長期執政的黨,越需要重視黨與人民的關系。十八大提出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的群眾路線的教育實踐活動,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同樣是基於上述認識而部署的。
  第三,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提出黨建工作新目標。十八大明確提出“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確保黨始終成為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把“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三者綜合在一起,把基層黨組織提出的打造服務型黨組織,上升為全黨的黨建目標,意味著黨建思路、工作方式、形象的轉型,與馬克思主義政黨學說對政黨的定位相比,是新的發展,更切合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條件下的中國實際。 “三型”組織,濃縮了時代特色。
  第四,從八個方面部署了黨建工作的總體布局。一般提到黨建,大多從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包括干部、黨員、基層組織)、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等方面來加強黨建工作。十八大沒有按照上述思路來表述黨建工作,而是從具體工作出發,從當下亟需解決的問題出發,從理想信念、黨群關系、黨內民主、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黨管人才、基層組織創新、反腐敗、黨的紀律等八個方面,強調了當前及今后 5年的黨建工作重心。這八個方面都有新的觀點提出,比如,黨內民主中提出提高黨代會中工人、農民代表的比例,干部人事制度中提出“提高民主質量,完善競爭性選拔干部方式”,等等。大會報告對八個方面表述的重要觀點都有明確的現實針對性。
  第五,把純潔性與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建設並列為黨建主線,並提出增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提高能力。四個“自 我”能力的 提出,一方面顯示出充分的自信,表明一個擁有90多年歷史、60多年執政史的黨,領導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並取得舉世矚目進步的黨,有能力解決自身存在的各種問題﹔另一方面,這裡所說的“自我”不能理解為封閉式黨建,而是置於人民群眾之中,以 學習型、服 務型、創新型政黨建設,形成四個“自我”的運行機制。
  第六,尊重基層首創精神,推廣基層黨建新經驗。比如,基層首創的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再如,縣級黨代會試行的提案制度﹔又如,服務型黨組織也是基層在實踐中根據形勢的變化和群眾的需求而提出的。改革開放以來的創新基本都首先發端於基層。總結基層經驗,提升到理論又反過來指導實踐,恰恰是黨的代表大會的職責。
  還需要指出的是,學習十八大關於黨的建設的論述,需要與十八大報告的其他部分聯系起來理解。如理想信念、精神追求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關﹔以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需要把社會基層群眾自治與黨內基層民主建設聯系起來理解﹔反腐倡廉建設,需要與建立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結合起來理解,統籌解決黨內和國家政治生活的問題。

分享到:
(責任編輯:萬鵬、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