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於丹:孝道的時代新意與倫理重塑
於丹
2012年11月07日15:27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破解盡孝困局:內心有敬意,外在有孝行

人民論壇記者:當今的孝文化面臨著一個兩難的困局,一面是“重孝”的社會情節,一面是“不孝”和“難孝”的現實尷尬。如何破解這個困局?

於丹:我一直強調這句老話,“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教人要善良,是從孝敬自己的老人開始的,有什麼樣的孝心,比具體的行為更重要。古代子游向孔子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是說,如今所謂的孝,只是能夠贍養父母便足夠了。然而,就是犬馬都能夠得到飼養。如果人的心裡沒有深深的敬意,不存孝敬父母之心,那麼贍養父母與飼養犬馬又有何區別呢?這句話說出了孝的根本內涵,即內心有敬意,外在有孝行。

但是,我們不能不從行為做起,僅有一顆孝心是不夠的。《論語》上有一句話,“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父母的年齡不可不牢牢地放在心裡,想起他如此高壽,一方面特別高興,另一方面也有憂懼,盡孝的日子屈指可數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盡孝不能等。當自己人到中年、年華老去的時候,才知道內心最深的眷戀是什麼。你沒辦法讓老人等我們,時光是不等人的。

新“24孝”作為行為標准,說的是外在的孝行,內心的這份敬意是沒法給定標准的。但是,從外在的孝順到內在的敬意,從自己的小家到影響整個社會,多一點溫暖的成分,少一些偏激、憤怒,無論如何這是善意的起點。

孝道有助於親情縫合與倫理重塑

人民論壇記者:時下,孝道式微,愈發成為人們的共識和普遍焦慮,“磕頭言謝”、“洗腳示孝”反襯出親情反哺的貧乏。在此語境下,您認為孝道對家庭建設有怎樣的價值?

於丹:首先,以孝為導向,會讓父母子女都快樂。跟老人相處的日子,無非就是在緊張的工作之余,在巨大的壓力之外,全家人共同創造天倫之樂。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孝的標准可能是改善我們家庭生活的一個好建議。盡孝,僅僅是我們在為父母付出嗎?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生命的一種收獲,獲得一種倫理上的幸福感。

其次,孝的標准對婚姻建設也有重要意義。我一直認為,戀愛是兩個人的事,而婚姻是兩個家庭甚至是兩個社會群體的事。孝的標准絕不僅僅是針對自己的父母,也針對配偶的父母。所以,新標准提出要帶愛人和子女回家。不帶著自己的小家回來,還不算是一種真正的融合,因為婚姻裡面,愛基於什麼?基於交流和建設,而跟愛同等重要的,還有責任。

第三,孝的標准提供了家庭和諧的具體方式。例如,陪老人聊天。從聊天說孝敬,這也是古訓。孔子的學生子夏問孔子什麼是孝,孔子回答得很簡單,隻說了兩個字——色難。給老人一個好臉色看是最難的孝敬,這句話真是經典,好話好好說,說話別甩臉色,這就是孝敬。“色難”這件事情,需要通過多溝通逐漸解決,從在自己家聊天到帶老人去朋友圈子,不斷加深老人和子女間的交流,彼此增加了解,在不斷的交往中,逐漸改變觀念。

人民論壇記者:隨著社會工業化、經濟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的物質追求也在提升,對精神和道德的追求偏於弱化。您認為孝的標准的提出,對當今社會的道德重構和傳統文化的傳承具有怎樣的意義?

於丹:首先,傳統文化不僅僅是一種觀念,還是一種行為。再看孝的標准,教老人上網,帶老人出去旅游,給老人買醫療保險,孔子那時候沒有,但這就是今天你能夠為老人做的事。表達孝道的行為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內心的那份敬意是亙古不變的。

其次,按照孝的標准盡孝,我們的傳統文化就有一個倫理的根。中國人的倫理不是小事,“上陣父子兵”、“打仗親兄弟”,在倫理裡面能找到生命所有的安頓,能夠找到倫理親情中的信仰。中國人倫理的源頭,是我們土地上生長出來的宗族情結。

最后,孝的標准有助於社會和諧。中國人歷來尊重“天地君親師”。現在,時代變化了,我們進入一個民主、法制的新時代,“君”這個環節過時了,但是“親”和“師”還是值得我們深深尊敬;對於“天”和“地”應該要有敬畏,不能因為科技發達了就違背自然規律。

因此,我認為,新時代背景下,傳統文化的傳承不僅很必要,它更能讓我們幸福和快樂。今天我們強調做事,不能隻強調它的價值和意義。孝敬父母,除了意義,還有快樂。盡孝付出的同時,也是一種收獲。因為,盡孝會讓我們在老去的年華中不再倉惶,孩子會學我們,像我們那樣去孝敬老人。生命溫暖,這樣往前方走,人的心才會有定力。

我認為,孝道作為倫理重塑的一個切口,有助於喚回人們的道德覺悟和精神認同。在今天要傳承傳統文化,要接地氣、能扎根,這就是回歸倫理、回到自己的家。都市化的進程讓我們不能老的小的一起擠在村頭看戲,但是跟老人說話、陪老人旅行還是可以的。我們不能在都市文明的急遽變化中,破壞倫理的根基。可以說,孝道是善的起點,是護衛傳統文化倫理根基之所在。

(採訪整理:陳葉軍 劉赫)

(責編:萬鵬、趙晶)

相關專題
· 《人民論壇》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